敦護的意思、敦護的詳細解釋
敦護的解釋
勸勉回護。 唐 元結 《演谟》:“然後勤儉之風發而逾扇,嚴急之教起而逾變,須智謀以引喻,須信讓以敦護。”
詞語分解
- 敦的解釋 敦 ū 厚道,笃厚:敦樸。敦厚。敦實。 誠心誠意:敦聘。敦請。 督促:“使虞敦匠”。敦勸。敦促。 姓。 敦 ì 古代盛黍稷的器具。 筆畫數:; 部首:攵; 筆順編號:
- 護的解釋 護 (護) ù 使不受侵犯和損害:保護。護衛。護理。護士。護航。護林。辯護。守護。 掩蔽,包庇:護短。庇護。 筆畫數:; 部首:扌;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敦護”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解釋:
一、基本釋義
“敦護”意為勸勉回護,指通過勸誡、勉勵的方式維護或保護某人或某事,帶有既引導又庇護的雙重含義。
二、字義拆解
- 敦:本義為厚道、誠懇(如“敦厚”),引申為督促、勸勉(如“敦促”)。
- 護:指保護、維護(如“護衛”),也可表示偏袒(如“護短”)。
三、出處與用法
該詞最早見于唐代元結的《演谟》:“須智謀以引喻,須信讓以敦護。”
語境中強調通過智慧和誠信的勸勉來維護社會風氣,屬于書面語,現代使用頻率較低,多見于古文或學術讨論。
四、補充說明
- 詞性:動詞,含褒義,側重通過積極引導實現保護。
- 近義詞:勸誡維護、勉勵庇佑。
- 注意:因詞義較隱晦,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避免與單純“保護”混淆。
如需進一步分析古文例句或探讨引申用法,可參考唐代文獻或相關訓诂研究。
網絡擴展解釋二
敦護(dūn hù)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意思是指給予忠誠和誠實的保護或支持。下面是關于敦護的一些詳細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
- 敦的部首是攴(攵),它是從上往下寫的,總共有5畫。
- 護的部首是手(扌),它是從左上角開始寫,總共有8畫。
來源:
敦護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使用。敦的本義是肥厚,引申為厚重、忠誠。護的本義是保護、捍衛。
繁體:
敦護的繁體字是敦護。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敦護在古代可能以更加繁複的形式呈現。由于篇幅限制,這裡無法給出所有的古代寫法。
例句:
1. 他一直敦護着自己的朋友,從不背叛。
2. 師長對士兵們的敦護,使他們感受到了安全和溫暖。
組詞:
敦護可以組成一些相關的詞語,例如敦誠(dūn chéng)、護衛(hù wèi)、保護(bǎo hù)等。
近義詞:
忠誠、支持、保護、擁護。
反義詞:
背叛、忽略、放棄、遺棄。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需要解答,請隨時告訴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