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稽程的意思、稽程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稽程的解释

(1).延误行程。 南朝 梁简文帝 《陇西行》之三:“迴山时阻路,絶水亟稽程。”

(2).延误期限。《宋史·刑法志一》:“决狱违限,準官书稽程律论,踰四十日则奏裁。”

(3).查考程式。 唐 孙樵 《乞巧对》:“辖字束句,稽程合度。”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稽程,汉语复合词,由“稽”与“程”二字构成。《汉语大词典》收录该词,释义为“延误行程或期限”。其核心含义包含两层:

  1. 稽核期限:原指核查公务流程中的时限,《礼记·月令》载“毋失经纪,以初为常”可佐证其早期与制度约束相关(《十三经注疏》)。
  2. 滞留延误:后引申为拖延耽搁,《宋史·职官志》记载“凡文书稽程者,御史台纠之”,表明该词在宋代已用于政务延误的表述(中华书局《宋史》点校本)。

词汇结构解析:

权威用例: 《明会典》卷二十三“漕运稽程”条例,明确将延误漕运日程的行为纳入刑律规制(国家图书馆藏明万历刻本)。现代汉语中多用于书面语境,如“工程稽程将导致重大损失”等专业表述。

近义辨析:

网络扩展解释

“稽程”是一个古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以下三种含义:

一、基本释义

  1. 延误行程
    指因故耽搁或拖延行进的路程。例如南朝梁简文帝《陇西行》中的“迥山时阻路,绝水极稽程”,描述了因山路阻隔、水路断绝而延误行程的情景。

  2. 延误期限
    多用于公文或法律语境,指未按时完成事务。如《宋史·刑法志》提到“决狱违限,准官书稽程律论”,强调司法案件若超期需按律法处理。

  3. 查考程式
    指对文字、格式等进行规范化的审核。唐代孙樵《乞巧对》中“辖字束句,稽程合度”,即指通过查考使文句符合标准。


二、用法与语境


三、补充说明

建议结合具体古籍例句理解该词,如需更完整释义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辞源》。

别人正在浏览...

八薮博古架长箔成科池隍纯懿存奬错综大动干戈戴笠惮惮多头法规反隅风袖苟从黑灯下火黑风和俗减弱椒疮鹪鸠徼战结关井宿救拯愧惧离妇六壬芒锷蛮王马行木子磐互炮人千丝万缕青鸐倾弄倾膝侵浔虬髯客诎辱入内上白善善神飙棯丽舍施食蘗顺逆速鬭桃子托蒙忘言交吴愉相分香花宪台小家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