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甲仗庫的意思、甲仗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甲仗庫的解釋

古代貯藏兵器的倉庫。《舊唐書·五行志》:“﹝ 元和 ﹞七年, 鎮州 甲仗庫一十三間災,節度使 王承宗 殺主守,坐死者百餘人。”《前漢書平話》卷中:“言訖,遂關甲仗庫,檢十八般器械内,見金鎚一對,各重三斤一十二兩,袖中藏之。”《水浒傳》第五五回:“既是如此説時,你三人可就京師甲仗庫内不拘數目,任意選揀衣甲盔刀,關領前去。”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甲仗庫是古代軍事機構中專門儲存兵器、铠甲等軍用物資的倉庫。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1. 詞源構成 "甲"指代铠甲、防護裝備,"仗"本義為兵器儀仗,"庫"即儲存場所,三字組合體現了其軍事倉儲功能。《漢語大詞典》将其定義為"古代貯藏兵器的倉庫"(來源:《漢語大詞典》第7卷,商務印書館)。

  2. 曆史功能 主要承擔武器分類保管、定期維護、戰時調配等職責,涵蓋刀槍劍戟、弓弩盾牌、火器等裝備。《武經總要》記載,宋代甲仗庫需執行"歲一曝之"的保養制度(來源:曾公亮《武經總要》前集卷六)。

  3. 建制演變 唐代設軍器監掌甲仗庫,明代五軍都督府下設專屬庫房。據《明史·職官志》載,京城甲仗庫常備"盔甲四十萬,刀槍百萬"(來源:《明史》卷七十二·志第四十八)。

  4. 文化延伸 在文學作品中常作為重要場景出現,如《水浒傳》第七回描述林沖看守甲仗庫的情節,反映其實際管理狀态(來源:施耐庵《水浒傳》明刻本)。

該詞現多用于曆史研究領域,指代古代軍事後勤體系的核心組成部分。其建制規範對現代軍事倉儲管理仍具參考價值。

網絡擴展解釋

“甲仗庫”是古代中國用于貯藏兵器的專用倉庫,其含義和功能可從以下方面詳細解析:

  1. 詞義構成

    • “甲仗”指铠甲和兵器(“甲”為護具,“仗”為兵器),;“庫”即倉庫。合稱表示存放軍事裝備的場所,主要用于戰時物資儲備或日常軍備管理。
  2. 曆史記載與實例

    • 唐代《舊唐書·五行志》記載,元和七年鎮州甲仗庫發生火災,節度使王承宗因此處決主守官員,牽連百餘人。
    • 宋代《水浒傳》第五十五回提到,梁山好漢曾從京師甲仗庫領取衣甲武器,說明其作為中央軍械調配機構的功能。
  3. 功能與規模

    • 甲仗庫通常設有嚴格管理制度,如《前漢書平話》描述需專人開啟庫房清點兵器。
    • 部分甲仗庫規模較大,如唐代鎮州庫房有十三間,存放“十八般器械”等多樣化裝備。
  4. 文學與語言應用

    • 該詞在史書、話本小說中頻繁出現,既反映古代軍事後勤體系,也作為文學場景推動情節(如《水浒傳》中武器獲取橋段)。

甲仗庫是古代軍事體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兼具實際軍事保障與曆史文化研究價值。

别人正在浏覽...

柏子香寶飾拔山扛鼎兵術鄙佞侈汰蹴跑到處碰壁打住調幹生雕槁釣玉定約短短方毂房宇福将覆掌傅重廣延估舶規卿希牧過餘孤忠谷租含羞禍稔惡積活銷銷呼吸郊戍腳頭亂靜辦京京箕帚峻絕具慶闊港冷淘冒度梅勒章京溟鵬鬧虛女寵品質氣吼吼輕航冗餘如化山砌繩橛之戲生童升壓身架書田逃寵文童無始遐睠險誕小抄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