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冥之鵬。語本《莊子·逍遙遊》:“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 陸德明 釋文:“北冥,本亦作溟。”後遂以“溟鵬”指大鵬。 唐 韓愈 《送侯參謀赴河中幕》詩:“收績閒史牒,翰飛逐溟鵬。”
“溟鵬”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背景可綜合以下信息解釋:
詞源與基本釋義
“溟鵬”源自《莊子·逍遙遊》中的典故:“北冥有魚,其名為鲲……化而為鳥,其名為鵬。”。其中“溟”通“冥”,指北方的大海,“溟鵬”即指北冥之鵬,後泛指大鵬鳥,象征巨大、高遠或超凡的存在。
引申含義
在文學中,“溟鵬”常被用來比喻志向遠大或能力卓絕的人或事物。例如唐代韓愈在《送侯參謀赴河中幕》中寫道“翰飛逐溟鵬”,借大鵬的意象表達對友人前程的期許。
讀音與結構
文化關聯
這一詞彙體現了道家思想中“物我合一”的哲學觀,通過鲲化為鵬的蛻變,隱喻突破局限、追求自由的境界。
若需進一步了解其古籍原文或文學用例,可參考《莊子》相關注釋或唐代詩文選集。
《溟鵬》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蔚藍的天空中翺翔的大鵬鳥。
《溟鵬》的部首是水(氵)和鳥(鳥),其中“水”是左邊的部首,而“鳥”是右邊的部首。
根據《現代漢語字音表》統計,在簡化字中,“溟鵬”共有15個筆畫。
《溟鵬》一詞來源于中國古代傳說故事中描繪的神奇鳥類形象。溟鵬是一個古老的詞語,在中國文化中象征着自由、壯麗和遠大的目标。
《溟鵬》在繁體字中仍然保留着“濛鵬”的形式。
古代對于“溟鵬”的描繪并沒有一個固定的漢字寫法,而是通過詩詞、文學作品等來描述它的形象和寓意。
1. 拾取畫筆,揮灑着色彩,畫出溟鵬翺翔于蒼穹之間。
2. 他的雄心壯志就像一隻溟鵬,在創業道路上翺翔。
1. 溟海:廣闊遼遠的大海。
2. 鳥鵬:鳥類中的大型猛禽,象征力量和威嚴。
1. 翺翔:形容鳥飛行時自由自在地在空中擴展翅膀。
2. 蒼穹:指高高的天空。
1. 困頓:形容陷入困境,無法自拔。
2. 縮小:指尺寸、範圍、規模等變小。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