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秦始皇陵的意思、秦始皇陵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秦始皇陵的解釋

秦始皇 的墳墓。在今 陝西省 臨潼縣 城東五公裡 骊山 北麓。陵園規模宏大分内外兩城,封土尚高76米。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秦始皇陵是中國曆史上第一位皇帝嬴政(公元前259-前210年)的陵墓,位于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骊山北麓。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資料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概況
秦始皇陵始建于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元年),曆時39年建成,占地面積達56.25平方公裡。其封土堆現存高度約76米,陵園分内外兩城,外城周長6294米,内城周長2525米。陵墓南依骊山,北臨渭水,是中國古代規模最大的帝王陵寝。

二、曆史背景
秦始皇在完成六國統一(公元前221年)後,為彰顯皇權至高無上,集中全國人力物力修建陵墓。這一工程既延續了周代以來的帝王陵墓傳統,又通過空前規模體現中央集權制度的确立。

三、陵墓結構與特點

  1. 地宮構造:據《史記》記載,地宮“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并設有防盜機關;墓頂繪天文星象,地面模拟九州疆域,以人魚膏為長明燈。
  2. 陪葬體系:已發現的兵馬俑坑僅是陵墓東側陪葬區的一部分,出土陶俑、戰車等文物約8000件,再現了秦軍陣列。
  3. 未解之謎:主陵地宮至今未發掘,主要因文物保護技術尚不成熟,且《史記》記載的“機弩”“水銀”等潛在危險需謹慎處理。

四、文化意義
秦始皇陵不僅是古代建築技術與軍事制度的實物見證,更标志着中國從分封制向中央集權制的曆史轉折。1987年,它與兵馬俑共同被列入《世界遺産名錄》。

若需更詳細的地理數據或考古進展,可參考(今日頭條)和(中國古代史專題)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是指中國曆史上第一個集帝陵與帝陵陪葬墓的大規模陵墓群,是秦始皇的陵墓。

詞義解釋

秦始皇陵意為秦始皇的陵墓。秦指代秦朝,始皇指的是秦始皇帝,陵是指皇帝的安葬之所。

拆分部首和筆畫

秦 (田土部,4畫) + 始 (女字旁,8畫) + 皇 (白字頭,9畫) + 陵 (阜字旁,11畫)

來源

秦始皇陵由秦始皇帝所建,位于今天的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始建于公元前246年,曆經數十年才完成。

繁體

秦始皇陵的繁體字為「秦始皇陵」。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秦始皇陵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無太大差異,隻是在字形上存在些微變化。

例句

秦始皇陵雄偉壯觀,是我國古代宮墓建築的瑰寶。

組詞

- 秦始皇:指秦朝的第一位皇帝
- 陵墓:指代古代帝王的安葬之所
- 秦朝:中國曆史上的一個朝代
- 臨潼區:陝西省西安市下轄的一個行政區
- 陝西:中國的一個省份

近義詞

陵寝、皇陵、帝陵

反義詞

雕塑、紀念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