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南徼的意思、南徼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南徼的解釋

(1).南方邊陲;南部邊界。 唐 宋之問 《入泷江》詩:“海窮南徼盡,鄉遠北魂驚。”《新唐書·天文志一》:“ 江 源自南紀之首,循 梁州 南徼達 華陽 ,而與地絡相會。”

(2).指代南部邊境的少數民族或附屬國。 漢 馬融 《廣成頌》:“南徼因九譯而緻貢,朔狄屬象胥而來同。”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南徼是古漢語中具有地理與邊界雙重含義的複合詞,其釋義需從單字本義及曆史語境綜合考辨:


一、單字釋義

  1. 方位詞,指面向日出右手方向,與“北”相對。《說文解字》:“南,草木至南方有枝任也。”象征向陽生長之意。

  2. 徼(jiào)

    核心義為“邊界”,《說文解字·彳部》:“徼,循也”,引申為巡察的疆界。《漢語大詞典》釋其本義為“邊境,邊塞”(商務印書館1994年版,第3卷第1289頁)。


二、複合詞“南徼”的完整釋義

  1. 地理實體指代

    特指中國西南邊境地區,尤以雲南、廣西等毗鄰外域之地為典型。如《中國曆史地名大辭典》載:“南徼泛指古代中原王朝南部邊陲,唐宋後漸成對兩廣、雲貴的統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

  2. 文化象征意義

    在文學作品中承載“荒遠未化之地”的意象。柳宗元《柳州峒氓》詩“愁向公庭問重譯,欲投章甫作文身”,即以“南徼”暗喻遠離中原教化的邊民聚居區(《柳宗元集》卷四十二,中華書局1979年版)。


三、經典文獻用例佐證


參考文獻權威來源

  1. 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1963年影印本)
  2.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年版)
  3. 史為樂《中國曆史地名大辭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版)
  4. 柳宗元《柳宗元集》(中華書局1979年點校本)
  5. 班固《漢書》(中華書局1962年校點本)
  6. 張廷玉《明史》(中華書局1974年校點本)

網絡擴展解釋

“南徼”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拼音:nán jiǎo
結構:“南”為上下結構,“徼”為左右結構,其中“徼”本義為邊界、邊塞。

二、具體含義

  1. 地理概念

    • 指南方邊陲或南部邊界,如唐代宋之問《入泷江》詩雲:“海窮南徼盡,鄉遠北魂驚”,《新唐書》中亦提到“江源自南紀之首,循梁州南徼達華陽”。
  2. 政治與文化指代

    • 可引申為南部邊境的少數民族或附屬國。如漢代馬融《廣成頌》記載:“南徼因九譯而緻貢”,描述南方部族通過多重翻譯向中原朝貢的情景。

三、使用場景

四、補充說明

需注意,“南徼”與“南方風俗”的關聯性在部分資料中被提及(如),但核心含義仍以地理與政治邊界為主,需結合具體語境區分。

别人正在浏覽...

比度避刑不盈菜食岔出揣摩賜蠲黮黯大顔電腰風腳鬥姥煩促房車房闼發豎黼國黻家甘鹵根緒貫跤鼓節駭政號弓寋鄂機場解酩儆懔開小竈魁陵赉贈瞭高離程籠蔥洛陽紙貴囊縮鬧款子虐士平溢凄哀前日青莎情真糗餌丘井穣浩山坑山營鲨浔説來話長所從堂簾天民頹氣頽志荼首王莽僞巧喜愛先動憲籍饩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