萆荔的意思、萆荔的詳細解釋
萆荔的解釋
即薜荔。香草,可作藥用。《山海經·西山經》:“ 小華之山 ……其草有萆荔,狀如烏韭,而生於石上,亦緣木而生,食之已心痛。” 袁珂 校注:“萆荔,香草。”《楚辭·離騷》作薜荔。 唐 皮日休 《憂賦》:“其堅也龍泉不能割,其痛也萆荔不能瘳。”參見“ 薜荔 ”。
詞語分解
- 萆的解釋 萆 ì 同“蓖”。 筆畫數:; 部首:艹; 筆順編號:
- 荔的解釋 荔 ì 〔荔枝〕a.常綠喬木,果實球形,果實外殼有瘤狀突起,熟時紫紅色,果肉白色半透明,多汁,味甜美;b.這種植物的果實。均亦稱“離枝”、“丹荔”。 筆畫數:; 部首:艹;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萆荔”的詞義解釋如下:
1.基本含義
萆荔(bì lì)是古代文獻中記載的一種香草,可作藥用。其名稱在不同典籍中寫法略有差異,如《山海經》寫作“萆荔”,《楚辭》則作“薜荔”,兩者實指同一植物。
2.文獻記載
- 《山海經》:記載萆荔生長于西山山系的小華山上,形似烏韭(一種苔藓類植物),有的攀附岩石,有的纏繞樹木,食用可治療心痛病。
- 其他文獻:唐代皮日休《憂賦》提到“萆荔不能瘳”,側面印證其藥用特性。
3.别名與藥用
- 别名:薜荔、木蓮、鬼饅頭(現代植物學中,薜荔為桑科攀援灌木,果實可制涼粉,根莖入藥)。
- 藥用價值:傳統中醫認為其可緩解心痛、活血通絡,但現代需遵醫囑使用。
4.植物特征與分布
- 形态:藤本植物,葉片類似烏韭,常攀附岩石或樹木生長。
- 地理位置:古稱“小華山”即今陝西渭南少華山,屬秦嶺山脈分支。
5.字形解析
- “萆”:草字頭,表植物屬性;“卑”為聲旁,合為形聲字。
- “荔”:原指荔枝,此處為音譯用字,無實際關聯。
萆荔是兼具文化意象與實用價值的古代藥用植物,其記載融合了神話、醫學和地理知識。如需進一步了解現代薜荔的植物分類,可參考《中國植物志》等專業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萆荔,指的是一種香料植物,也叫香蠟。下面是關于萆荔的相關信息:
意思:
萆荔是指一種植物,也叫香蠟。
拆分部首和筆畫:
萆荔的部首是艹(草字頭),萆荔共有11個筆畫。
來源:
萆荔一詞來源于植物的名稱,表示指代這種植物。
繁體字:
萆荔的繁體字為萆荔。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基本一緻。
例句:
1. 這個藥的主要成分是由萆荔提取的。
2. 據說萆荔具有抗菌*********。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萆荔茶、萆荔粉、萆荔油。
近義詞:香蠟、蜜臘。
反義詞:無公害、純淨。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