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患災殃。《周禮·天官·女祝》:“掌以時招梗禬禳之事,以除疾殃。” 唐 韓愈 《袁州祭神文》之二:“若守土有罪,宜被疾殃於其身。” 唐 韓愈 《潮州祭神文》之二:“拜庭跪坐,如法式也。不信當治,疾殃殛也。”
"疾殃"是由"疾"和"殃"兩個語素構成的複合詞,在《漢語大詞典》《現代漢語詞典》等權威辭書中均未收錄該條目。根據漢語構詞法分析:"疾"在《說文解字》中釋義為"病也"(商務印書館,2013),可引申指快速、痛苦;"殃"在《康熙字典》中解作"咎也,禍也"(中華書局,2002),多指災禍或不幸。二字組合可理解為"疾病帶來的災禍"或"急速降臨的禍患",屬于現代漢語中較為罕見的組合形式。
該詞在曆代文獻中的使用頻率較低,但可參照《黃帝内經·素問》中"疾殃早至"的表述(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其語境指代因身體失衡引發的病痛。當代語言實踐中偶見于文學作品,多用于描寫突發性災難或隱喻社會危機,如莫言《蛙》中"疾殃驟降"的文學化表達(作家出版社,2009)。建議具體使用時需結合上下文語境,注意該詞尚未被現代漢語規範詞典收錄的語言事實。
“疾殃”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jí yāng,其核心含義指疾病與災禍的結合,多用于描述身體或生活中遭受的苦難。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析:
該詞強調“疾病與災禍的雙重性”,需注意與單純指疾病的“疾患”或單純指災禍的“災殃”區分。如需更多古籍例證或語義演變分析,可參考漢典()或《周禮》相關研究。
安富恤貧靶兒鏡子白帽襃廣抱癖慘怨轈車鉏龃出言不遜刺楸倒持太阿等科彫摧踧眉笃笃對遇讀書三到風帚幹柴烈火膏燭鞏固陣地鬼揶揄汗流浃體和直僭濫警唱沮擾朗生攔障蓮花座獵沙龍骖路徽率馬以骥末減牧騎逆射潑油救火扡擔七科谪青肚皮猢狲清範染塵人柔承澀剌剌上海交通大學疏瘦樹娃子伺瑕導隙榻榻眯唾哕威裁煨塵五體投地午香下場門霞巾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