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教約的意思、教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教約的解釋

教訓約束。《舊唐書·高骈傳》:“但守君臣之軌儀,正上下之名分,宜遵教約,未可隳淩。”《新唐書·于志甯傳》:“忠孝不兩立,今太子須人教約,卿彊起,為我卒輔道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教約”是漢語中由“教”與“約”組合而成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指向教育領域的規範性約定或制度。根據《漢語大詞典》釋義,“教”指教導、訓誨,而“約”意為規約、協定,二者結合後,“教約”特指為保障教學活動有序進行而制定的共同遵守的準則或契約,常見于古代書院章程、師生協定或現代教育管理文獻中。

從曆史維度看,“教約”一詞可追溯至中國古代教育體系。例如,明代王陽明在《教約》中提出“每日工夫,先考德,次背書誦書”,強調教學規範與德育結合的實踐方式,體現了古代教育中“教約”對師生行為的雙重約束功能(參考《中國古代教育文獻選編》)。清代《白鹿洞書院教約》進一步将内容細化為課程安排、考課制度等,成為書院管理的核心依據。

在現代漢語語境中,“教約”延伸為教育機構與教師、學生之間的權利義務約定。例如《教師資格條例》中關于教學職責的條款,或學校與教師籤訂的聘任合同,均可視為“教約”的具象化表現(參考《現代教育法規解讀》)。其内涵強調通過書面化、制度化的約定保障教育質量,與古代“口傳心授”的松散約定形成對比。

詞彙構成方面,“教約”符合漢語偏正結構特征,“教”作為中心語素限定“約”的適用範圍,使該詞區别于“盟約”“婚約”等同類詞彙,專指教育領域的規範性文件。這種精準的語義劃分在《現代漢語語法研究》中被歸為“專業術語構詞法”的典型範例。

網絡擴展解釋

“教約”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jiào yuē,其含義可從多個角度解析:

一、基本含義

  1. 傳統解釋
    指教育過程中的約定或師徒間的約束,由“教”(教育、教導)和“約”(約定、規範)組合而成,強調教育雙方的責任與規範。

  2. 曆史文獻中的用法
    在《舊唐書》《新唐書》等典籍中,“教約”多指教訓與約束,例如《新唐書·于志甯傳》提到通過教約輔佐太子,體現其作為行為規範的意涵。

二、擴展含義

  1. 教育制度與規範
    現代語境中,“教約”可指教育機構或師生、家長共同遵守的規章制度,包括課程設置、師生職責等,旨在保障教育質量與學生權益。

  2. 王守仁《教約》的實踐
    明代王守仁在《教約》中提出以倫理教育為核心的教學方法,強調通過日常實踐(如“考德”)、禮儀訓練等方式培養學生品德,反對填鴨式教學。

三、應用示例

四、總結

“教約”既包含傳統教育中的約定與約束,也延伸至教育制度設計,兼具曆史深度與現實意義。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如王守仁《教約》),可參考《傳習錄》等原著。

别人正在浏覽...

安親邦法邊服變弄琛貝饬厲沖齓嘚啵登錄登延鼎鬯抵午動身哆然防空哨坊巷費嘴符會幹果挂星查會食儉不中禮艦隊減瘦箭張焦心勞思接駕解疑介帻寖深基源踡蹐郡合殼葉離德鄰家六一詩話悶答孩明世謬采虛譽偏枯憑期輕風青遠窮雉賞鐘删節本奢薄身親審刑審驗思愆桃蟲條數啼喚蹄子未石溫被顯象管小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