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進,延請。 唐 陸贽 《請許台省長官舉薦屬吏狀》:“但速登延之路,罕施練覈之方,遂使先進者漸益凋訛,後來者不相接續。” 明 李東陽 《初開經筵謝宴赉表》:“信明君之大有為,在今日乃急先務,登延儒碩,列侍公卿。”
“登延”一詞在漢語中有兩種不同的解釋,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判斷:
一、逐步攀登(成語用法)
由“登”(攀登)和“延”(逐步)組成,比喻在登山或事業中循序漸進、持續努力。
▸ 例如:鼓勵人面對挑戰時保持毅力,逐步克服困難。
二、延請人才(文獻用法)
多見于古代文獻,表示“引進、邀請賢能之士”。
▸ 例1:唐代陸贽《請許台省長官舉薦屬吏狀》提到“速登延之路”,指加快選拔人才的途徑。
▸ 例2:明代李東陽文中“登延儒碩”指延請儒學大家。
注意:現代語境中,“登延”使用較少,建議結合上下文判斷具體含義。若用于文學創作或引用古籍,需注意區分兩種用法。
《登延》這個詞的意思是指爬上高處或高山遠望。
《登延》這個詞的部首是“立”字旁,筆畫數為12。
《登延》這個詞源于古代漢字演變而來,如今繁體字寫作「登延」。
古時候,漢字「登延」的寫法略有不同,常用的寫法為「登丞」。
1. 他爬上山頂,登延遠望,心頭感慨萬分。
2. 遊客們紛紛登延城樓,遠眺美麗的風景。
登高、登山、延伸、延期。
登臨、俯瞰。
下行、下降。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