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德的意思、離德的詳細解釋
離德的解釋
心志不同,不一緻。《左傳·襄公二十九年》:“ 吉 也聞之,棄同即異,是為離德。” 漢 劉向 《新序·雜事三》:“君臣上下之間,渙然有離德者也。”
詞語分解
- 離的解釋 離 (離) í 相距,隔開:距離。太陽是離地球最近的恒星。 分開,分别:分離。離别。離開。離散(刵 )。離職。離異。離間(刵 )。支離破碎。 缺少:辦好教育離不開教師。 八卦之一,代表火。 古同“罹”
- 德的解釋 德 é 人們共同生活及行為的準則和規範,品行,品質:美德。品德。公德。德行。道德。德性。德育(以一定的社會要求,進行思想的、政治的和道德的教育)。德才兼備。度德量力。德高望重。 心意,信念:一心一德。
網絡擴展解釋
“離德”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心志不同、思想或行動不一緻,常與“同心”相對,構成“離心離德”的常見表達。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 離德的字面意義是“背離共同的道德或志向”,強調個體或群體之間在目标、信念上的分歧。例如《左傳》中提到“棄同即異,是為離德”,即放棄共同點、趨向差異會導緻人心背離。
2.曆史語境與引用
- 經典文獻:漢代劉向《新序·雜事三》記載“君臣上下之間,渙然有離德者也”,描述君臣關系疏遠、缺乏凝聚力。
- 反義詞對比:常與“同心同德”對舉,如《尚書·泰誓》中“予有亂臣十人,同心同德”,體現團結與分裂的對比。
3.現代用法與示例
- 應用場景:多用于描述團隊、組織内部的分裂狀态。例如:“同學之間離心離德,不利于團結”。
- 延伸含義:也可指因利益或觀念沖突導緻的疏離,如“投資人因危機遠離德國債券”。
4.相關成語與搭配
- 離心離德:最常見的四字成語,強調思想、行動上的全面分歧。
- 反義詞:同心同德、齊心協力。
“離德”通過曆史文獻和現代用例,生動展現了人際關系或群體協作中的不和諧狀态。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出處,可參考《左傳》《新序》等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離德
離德一詞來源于漢字,是由“離”和“德”兩個字組成。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這兩個字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拆分部首:離(礻)德(彳)
筆畫:離(4畫)德(9畫)
離德這個詞的意思是指與道德原則、行為準則背道而馳,即違背道德規範的行為。
在漢字繁體中,離(離)的字形上有一點變化,多了一個“隹”部,而德(德)的字形與簡體一緻。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經曆了一些演變。離德中的離在古時寫作“艹心弓”,而德則寫作“彳心彳罒攵”,字形上有所差異。
這個詞在句子中的運用可以舉例為:“一個人若是離德,将來必然遭受社會的譴責。”
離德的組詞有離開德行、違背德義等。
近義詞有不德、失德、違德等。
反義詞有守德、遵德、行德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