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爐捶的意思、爐捶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爐捶的解釋

亦作“ 鑪錘 ”。亦作“ 鑪椎 ”。 1.爐與錘。指冶煉鍛造。《莊子·大宗師》:“夫 無莊 之失其美, 據梁 之失其力, 黃帝 之亡其知,皆在鑪捶之間耳。” 陸德明 釋文:“捶,本又作錘。” 郭慶藩 集釋:“鑪,竈也;錘,鍛也。以上三人皆因聞道然後忘其所務,以契其真,猶如世間器物假如鑪冶打鍛以成其用者耳。”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内閣二·詞林大拜》:“豈惟 張 桂 諸公真能奪造化之鑪錘耶!”

(2).比喻造化,陶鑄。《文選·劉孝标<廣絕交論>》:“雕刻百工,鑪捶萬物。” 張銑 注:“雕刻、鑪捶,喻造化也。”

(3).比喻構思熔裁或構思熔裁的能力。 唐 杜甫 《送顧八分文學適洪吉州》詩:“ 顧侯 運鑪錘,筆力破餘地。” 宋 黃庭堅 《山谷題跋·論詩》:“ 謝康樂 、 庾義城 之詩,鑪錘之功,不遺力也。” 清 戴名世 《方靈臯稿序》:“而旁及于人情物态,雕刻鑪錘,窮極幽渺,一時作者,未之或及也。”

(4).比喻軍政大事等的安排、措施。 唐 元稹 《上門下裴相公書》:“昨者閣下方事 淮 蔡 ,獨當鑪錘。” 宋 蘇轼 《富鄭公神道碑》:“上帝憎之,命我祖宗,畀爾鑪椎,往銷其鋒。” 明 許自昌 《水浒記·效款》:“今日鑪錘任君宰,強移栖息一枝安。”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爐捶”為漢語中較為生僻的詞彙,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解析:

一、本義溯源 “爐捶”原指古代冶煉工藝中的工具組合,其中“爐”為熔煉金屬的火爐,“捶”通“錘”,即鍛造用的鐵錘。二者共同構成金屬加工的核心器具,見于《莊子·大宗師》中“爐捶之間”的表述,指代冶煉過程。此義項在《漢語大詞典》中被收錄為“冶煉鍛造”的技術用語。

二、哲學引申 道家典籍中,“爐捶”被賦予形而上意義。《淮南子·齊俗訓》以“天地為爐,造化為工”作喻,将自然規律比拟為造物者的冶煉過程,此說在《中國哲學大辭典》中被列為重要哲學意象,體現道家對宇宙生成論的形象化闡釋。

三、文學轉義 唐宋詩詞中多見引申用法,如蘇轼《次韻答舒教授觀餘藏墨》中“世間器用煩爐捶”,此處借指藝術創作的反複打磨過程。此文學化用法在《全唐詩典故辭典》中有詳注,強調其“精益求精”的創作态度。

需說明的是,部分文獻中“爐捶”與“爐錘”存在通假現象,具體釋義需結合上下文語境判斷。

網絡擴展解釋

“爐捶”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lú chuí,其含義可從多個角度解析,具體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本義
    指“爐”與“錘”,即冶煉鍛造的工具或過程。例如《莊子·大宗師》中提到“皆在鑪捶之間耳”,陸德明釋文稱“鑪,竈也;錘,鍛也”,比喻器物需經冶煉鍛造方能成器。

  2. 比喻義

    • 造化與陶鑄:引申為自然或人為的塑造力量。如《廣絕交論》中“雕刻百工,鑪捶萬物”,張銑注“鑪捶喻造化”。
    • 構思與熔裁:指文學創作中的構思能力。蘇轼詩句“爐鎚一手賦形殊”即用此意。
    • 軍政措施:借指對重大事務的安排,如明代文獻中“奪造化之鑪錘”。

二、其他寫法與擴展


三、使用示例

  1. 冶煉鍛造
    “夫無莊之失其美……皆在鑪捶之間耳。”(《莊子·大宗師》)
  2. 文學創作
    “煉句爐槌豈可無,句成未必盡緣渠。”(楊萬裡《晚寒題水仙花并湖山》)

如需更完整的古籍出處或學術讨論,可參考漢典、辭海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阿史德飽餐一頓被控備埽灑飑雲逼奪常陽朝觐澄别琛賂沖洗檮杌傳導大家風範丹宸丹菊打桃低勉斷阙房匳斧斤規切鼓溜溜鼓舞伎寒爐河上歌會陰豁虎跳狐犬鍵關賤妾結業祭孔進牋進造酒幾理順馬蜂窩猛鸷墨暈目捷内赑頗颣钤印情緒秋黃球籍起釁全算肉芝喪靈石湖仙黍肫桃竹特賜童隸亡逋盌遂維時相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