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無日的意思、無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無日的解釋

(1) [every day]∶沒有一天;表示時間不間斷

無日不思念故土和親人

(2) [soon]∶不日;不久

亡無日矣。——《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禍至無日矣。——《資治通鑒》

無日而非可死。——宋· 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吾村亡無日矣。——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禍至無日

詳細解釋

(1).不日,為時不久。《詩·小雅·頍弁》:“死喪無日,無幾相見。” 鄭玄 箋:“死亡無有日數,能復幾何與王相見也。” 漢 劉向 《列女傳·殷纣妲己》:“不脩先王之典法,而用婦言,禍至無日。” 宋 蘇轼 《到惠州謝表》:“知臣老死無日,不足誅鋤。明降德音,許全餘息。” 楊沫 《不是日記的日記·開場白》:“我被國亡無日的愛國熱情所激蕩,所鼓舞。”

(2).無一日。猶言天天。《左傳·昭公三十二年》:“我一二親昵甥舅,不遑啟處,於今十年。勤戍五年,餘一人無日忘之。” 唐 丘為 《泛若耶溪》詩:“無日不釣魚,有時向城市。” 清 姚鼐 《<食舊堂集>序》:“後遂與交密。居閒,蓋無日不相求也。” 毛 * 《論持久戰》一:“身受戰争災難、為着自己民族的生存而奮鬥的每一個 中國 人,無日不在渴望戰争的勝利。”

(3).遙遙無期。《晉書·趙至傳》:“攜手之期,邈無日矣。” 宋 蘇轼 《答孫志康書》:“今者北歸無日,因遂自謂 惠 人,漸作久居計。”

(4).沒有太陽。 唐 杜甫 《石龛》詩:“天寒昏無日,山遠道路迷。”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無日”的漢語詞典釋義

“無日”在漢語中為文言短語,現代漢語使用較少,但保留于古籍與成語中。其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

  1. “沒有一天不……”(表頻繁或持續)

    強調某種情況每日發生,後常接否定詞“不”,構成雙重否定表肯定。

    出處:

    《詩經·小雅·雨無正》:“凡百君子,各敬爾身。胡不相畏,不畏于天?” 鄭玄箋:“凡百君子,謂衆在位者。各敬慎女之身,正君臣之禮,何為上下不相畏乎?上下不相畏,乃不畏天。” 後引申為“無日不”結構。

    書證:

    《左傳·昭公三十二年》:“諸侯用夷禮則夷之,進于中國則中國之。無日不思自振。” (意為“沒有一天不思考振興自身”)

  2. “不久”“時日無多”(表時間迫近)

    指某種情況(尤指災禍)即将發生,隱含緊迫感。

    出處:

    《詩經·小雅·頍弁》:“死喪無日,無幾相見。” 鄭玄箋:“死亡無有日數,能複幾何與王相見也。”

    書證:

    《三國志·吳書·呂蒙傳》:“今不于強壯時圖之,一旦僵仆,欲複陳力,其可得邪?……而羽矜其骁氣,陵轹于人,彼方相參,行事無日矣。” (指關羽敗亡“為期不遠”)


用法特征

權威參考來源:

釋義綜合《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及《詩經》《左傳》等經典注疏。詳見:

網絡擴展解釋

“無日”是一個文言詞彙,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兩種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表示“天天、不間斷”
    常用于“無日不…”結構,強調動作或狀态的持續性。例如:

    • “無日不思念故土和親人”
    • “日軍轟炸滇緬公路,幾乎無日無之”
  2. 表示“不久、即将”
    多用于描述緊迫性事件,常見于曆史文獻。例如:

    • “亡無日矣”(滅亡之日不遠)——《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 “禍至無日矣”——《資治通鑒》

二、用法與例句


三、注意點

建議結合具體語境分析,避免單一化理解。更多例句可參考《左傳》《資治通鑒》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覽...

艾褐抱寶懷珍吃白墨飯齒次黕黑德齒餓殍遍野房祀反裘傷皮豐席分赀佛面竹敢仔孤拐臉貴璞雇托還情鼾齁合意洪姿壞坯子懽忭鼓舞黃土包子華筵解醒靜嘉景星慶雲九股索攫金不見人絶巧老萊離隊绫纨禮任離室李天下嶐嶐摩天樓磐峙頗眂迦潑野青天窮途末路歧旁啟上任責三塗碩岸四格送日子洮沬天苞提盒踢裡踏拉痛癢投書突栾徒子徒孫香草美人邪剌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