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斝的美稱。斝,一種酒器,似爵而大。《全唐詩》卷七八四載《大慶堂賜宴元璫有詩呈吳越王》之二:“蝶下粉牆梅乍折,蟻浮金斝酒難乾。” 金 王予可 《生查子》詞:“前聲金斝中,後調銀河底。” 清 黃景仁 《金縷曲·送汪曉山試令江蘇》詞:“相與勸,引金斝。”
“金斝”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體含義如下:
字詞解析:
整體含義: “金斝”即指用金屬(多為青銅)鑄造的斝,常見于祭祀、宴飲等隆重場合,象征地位與禮制。例如《詩經·大雅》中“洗爵奠斝”即描述此類禮器。
文化意義:
若需實物參考,可查閱殷墟出土的青銅斝(如婦好墓文物),其紋飾繁複,典型商代風格。由于未搜索到具體網頁資料,建議結合考古圖錄或《說文解字》等文獻進一步考證。
金斝是一個漢語詞語,指的是一種古代器具,用來盛裝飲料的大型容器。金斝一詞由「金」和「斝」兩個字組成。
「金」字的部首是「钅」,在《康熙字典》中的總筆畫數為8畫。
「斝」字的部首是「攴」,在《康熙字典》中的總筆畫數為20畫。
金斝一詞最早出現在古代《楚辭》中,其中的《招魂》一章中有「翳以金斝,載以白繭」的描述。這個詞在古代主要是用來指代宴會時的飲酒器皿。
「金斝」的繁體字為「金斝」。
根據古代字典《康熙字典》的記載,「斝」字在古代還有另一種寫法,是由「㐄」和「斤」兩個部分組成。
他手持金斝,敬酒向賓客們敬酒。
金飾、斝酒
玉斝、銀斝
瓷杯、陶罐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