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端莊的意思、端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端莊的解釋

[elegant;sedate;dignified] 端正莊重

舉止端莊文雅

詳細解釋

端正莊重。 唐 元稹 《莺莺傳》:“俄而 紅娘 捧 崔氏 至,至則嬌羞融冶,力不能運肢體,曩時端莊,不復同矣。” 宋 蘇轼 《和子由論書》:“端莊雜流麗,剛健含婀娜。”《兒女英雄傳》第一回:“又是兩個絶代女子:一個豔如桃李,凜若冰霜;一個裙布釵荊,端莊俏麗。”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端莊”是現代漢語中用于形容儀态、舉止或氣質莊重得體的複合形容詞。該詞由“端”與“莊”兩個語素構成:“端”本義指直立不偏,《說文解字》釋為“直也”,引申為正直、正當;“莊”在《廣雅》中注為“嚴也”,指嚴肅恭敬的态度。二字組合後産生“端正莊嚴”的聯合式語義結構。

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釋義,該詞特指“舉止神情端正莊重,不輕浮”,常用于描述人物在正式場合表現出的得體儀态,如“舉止端莊”“神态端莊”等固定搭配。在語義範疇上,“端莊”既包含外顯行為的規範嚴謹,也蘊含内在修養的雅正平和,具有褒揚性評價功能。

從詞義演變考察,《漢語大詞典》記載該詞最早見于宋代文獻,原指物體擺放端正,明清時期逐漸轉向人物描寫。現代漢語中其反義詞包括“輕佻”“放蕩”,近義詞則有“莊重”“典雅”等,但“端莊”更側重形态的端正與神态的安詳。

在語用層面,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的語料庫顯示,該詞高頻應用于人物描寫(占比68%)、藝術品評(22%)和場景刻畫(10%)三大領域。作為中華傳統禮儀文化的核心概念之一,其語義場涵蓋儒家“君子九容”中“立容德”“色容莊”等行為規範要求。

網絡擴展解釋

“端莊”是漢語形容詞,讀作duān zhuāng,意為端正莊重,形容人的神情、舉止或氣質穩重、不輕浮,常與内在修養相關。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1. 外在表現:指儀态、神情或舉止得體莊重,如“舉止端莊文雅”。
  2. 内在修養:強調品德端正,體現個人的教養和穩重性格,如“端莊的人給人以莊重、大方的感覺”。

二、詞源分解

三、用法與例句

  1. 形容神态:如“神情端莊”“儀态端莊”。
  2. 文學作品:
    • 蘇轼《和子由論書》:“端莊雜流麗,剛健含婀娜”。
    • 元稹《莺莺傳》描述崔氏從“端莊”轉為嬌羞的神态對比。

四、近反義詞

五、文化内涵

“端莊”不僅限于外貌,更強調内外兼修。例如,宋代歐陽修以“柏槐”比喻端莊之人,突出其穩重與堅韌。現代用法中,多用于贊美女性氣質(如“端莊賢淑的大家閨秀”)。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出處,可參考古籍文獻(如《莺莺傳》)或權威詞典(如漢典、搜狗百科)。

别人正在浏覽...

安素敗子回頭金不換承顔候色沖口充周除亡從業打長單相思彫弊都大煩城樊樓風驪幹旟功德無量拱立搆敵黑更半夜很刻呵婆婆花乳化通健康街壘九旋倨驕軍風具載看竹磕磕撞撞饋運老媽子廉忠燎如觀火鹿床貿説門仞鳴鐘閣孽苗甯折不彎蟠屈缭糾陪隸平畫披星戴月迫懾潛心滌慮清涼宮儒墨善變世義壽桃四海波靜搜摘提領頭營豚腸草托言現驗消消停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