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彌陀佛 的意譯。西方淨土的教主,佛教淨土宗的信仰對象。《觀無量壽佛經》:“見 無量壽佛 者,即見十方無量諸佛。” 章炳麟 《無神論》:“釋教有 無量壽佛 之説,念之者得生淨土,永不退轉。”亦省稱“ 無量佛 ”。 宋 周必大 《二老堂詩話·米元章書無量老人詩句》:“餘家有 米元章 書‘長壽菴’三字,後題兩句:‘人是西方 無量佛 ,壽如南極老人星。’不知古人詩句,或 元章 自作也。”
無量壽佛是佛教中的重要概念,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基本定義
無量壽佛是阿彌陀佛的意譯名,梵語為"Amitāyus"(無量壽)和"Amitābha"(無量光)。在漢傳佛教中,二者被視為同一尊佛的不同稱號,象征其壽命與光明無有限量。
佛教體系中的角色
形象特征
藏傳佛教中,無量壽佛呈橘紅色,頭戴五佛冠,雙手結禅定印托長壽寶瓶,跏趺坐于蓮花月輪之上,身佩珍寶璎珞。
修持功德
持誦其咒語(嗡阿瑪熱尼仔頑帝業梭哈)被認為能避免非時死亡、證得無死成就,并往生極樂世界。
體系差異
密教将阿彌陀佛分為應化身(無量光佛)與報身(無量壽佛),而漢傳佛教通常不作此細分。
經典依據:《佛說無量壽經》明确其名號含義,《大日經》闡釋其"大悲方便無盡"的特質。該概念在佛教哲學中體現了對生命永恒與智慧圓滿的終極追求。
無量壽佛,是指佛教中的一個菩薩,也是濟世救苦的衆生之一。其字面意思為“無盡壽命的佛陀”。拆分部首為“無”、“量”、“壽”和“佛”,筆畫分别為3畫、12畫、7畫和7畫。
《無量壽佛》一詞來源于佛經《無量壽經》,主要傳播于中國。據史書記載,唐朝時期,一位名叫吉祥寺靜修的和尚,在修行中悟得了關于無量壽佛的教誨,并将其傳播開來。這個詞在佛教中廣為流傳,成為很多信徒供奉和念誦的對象。
在繁體字中,無量壽佛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隻是形狀和筆畫有所不同。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與現今的有所不同。無量壽佛在古代使用篆書或隸書書寫,其字形稍有差異。但整體上,字義和含義沒有改變。
以下是無量壽佛的一些例句:
無量壽佛的組詞有:無量、壽命、佛陀。
與無量壽佛相關的近義詞有:阿彌陀佛、觀音菩薩。
與無量壽佛相關的反義詞沒有明确的定義,因為佛教教義強調超越對立和矛盾。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