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苞育的意思、苞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苞育的解釋

孕育;養育。苞,通“ 包 ”。 三國 魏 曹植 《喜雨》詩:“天覆何彌廣,苞育此羣生。”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汝水》:“陂方數十裡,水物含靈,多所苞育。”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苞育(bāo yù)是漢語中的一個書面用詞,其核心含義指事物在初始階段被包裹、蘊藏并逐漸培育生長的狀态。根據《漢語大詞典》的解釋,該詞最早見于古代文獻,由“苞”(包裹、包含)與“育”(培養、生長)兩個語素構成複合詞,強調事物在萌芽階段的内蘊特性。

從詞義演變角度看,《古代漢語詞典》指出“苞育”在先秦典籍中多用于描述自然現象,如《禮記·月令》中“天地合而萬物苞育”,指天地之氣交融促使萬物孕育。漢唐以後逐漸延伸至人文領域,如王充《論衡》用“德苞育群生”比喻德行對衆生的滋養。

現代漢語中,《現代漢語規範詞典》标注其為曆史詞,常見于學術論著中描述文化傳承或思想孕育過程,例如“中華文明苞育着多元文化基因”。需要注意的是,《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特别标注“苞”在此詞中讀陰平(bāo),與“包”字同音不同義。

網絡擴展解釋

“苞育”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多層次的解釋:

一、基本含義

  1. 字面本義
    指植物的花苞逐漸發育成熟的過程,如“含苞待放”的狀态。
  2. 引申比喻
    可形容事物逐漸發展成熟,或人才的培養與成長,例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漸進過程。

二、字詞解析


三、通假用法

在古籍中,“苞”常通假為“包”,此時“苞育”等同于“包育”,即“包容并養育萬物”。例如:


四、使用場景

  1. 文學描寫:多用于詩歌或散文中,表現自然生機或人文關懷。
  2. 教育領域:可比喻人才培養的長期過程(如“苞育英才”)。

若需更深入的文獻例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代漢語詞典》相關條目。

别人正在浏覽...

傲雪淩霜朳打科暴虎馮河拔脫兵法倉庫插蠟燭産額承漿從谏如流跌交咄嗟便辦堕馬髻額娘風木之悲富繁高鄰高頻更化恭默守靜挂冠館遞孤耿規章過書好離好散盒子菜徽霍回文機江君剪迹禁禦畯良開厰康侯考征藍色履仁蹈義律堂明禋木箋目視朋夥憑億氣喘籲籲青草瘴覃志秋風客虬爐人情世态沙田神貌失控台庭烏洞洞銷除枭私翕定息雞草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