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奸狯的意思、奸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奸狯的解釋

亦作“奸獪”。狡詐;奇巧。《新唐書·盧從史傳》:“ 從史 在 潞 ,姦獪得士心,又善附迎中人,會 長榮 卒,即擢拜 昭義 副大使。” 林纾 《譯<孝女耐兒傳>序》:“若 疊更司 者,則掃蕩名士美人之局,專為下等社會寫照:奸獪駔酷,至於人意未所嘗置想之局,幻為空中樓閣,使觀者或笑或怒,一時颠倒,至於不能自已。”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奸狯(jiān kuài)是漢語中一個具有貶義色彩的複合詞,由“奸”與“狯”兩個語素構成,多用于形容人狡詐奸猾的品性。以下是詳細釋義:

一、核心釋義

指人狡詐奸猾,善于用詭計欺騙他人,強調其心術不正、機變詭谲的特質。

注音:jiān kuài(ㄐㄧㄢ ㄎㄨㄞˋ)。


二、語素解析

  1. 奸(jiān):

    本義為邪惡、詭詐。《說文解字》釋作“犯也”,引申為虛僞不忠。如《左傳·僖公二十四年》:“棄德崇奸,禍之大者也。”

    現代引申:欺騙、背叛(如“奸計”“奸佞”)。

  2. 狯(kuài):

    本指狡猾的犬類(《說文·犬部》:“狯,狡狯也”),後泛指人機敏而險詐。如《史記·貨殖列傳》:“掘冢,奸事也,而田叔以起。”裴骃集解引徐廣曰:“狯,黠也。”

    現代引申:詭計多端(如“狡狯”)。

合成詞義:兩字疊加強化“陰險狡詐”的語義,突出工于心計、損人利己的行為特征。


三、經典書證

  1. 《紅樓夢》第九十九回:

    “賈政本是老實人,不慣與那些奸狯胥吏打交道。”

    → 描述官吏的奸猾刁鑽(來源:曹雪芹《紅樓夢》,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年版)。

  2. 《醒世恒言·錢秀才錯占鳳凰俦》:

    “大尹見他說得有理,況是舊家子弟,決非奸狯之徒。”

    → 反襯正直品性(來源:馮夢龍《醒世恒言》,中華書局2009年版)。


四、近義詞辨析

詞語 語義側重 情感色彩
奸狯 詭計多端,精于算計 強烈貶義
奸詐 虛僞欺騙,口是心非 貶義
狡猾 機靈善變,規避風險 中性/輕度貶義
狡黠 聰慧而略帶詭谲 中性偏貶

五、現代使用建議

該詞屬書面語,常見于曆史小說、評論性文本中,用于批判性描述人物性格。例如:

“他表面謙和,實則奸狯成性,常以權謀操縱他人。”


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年。
  2.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
  3. 馮夢龍《醒世恒言》,中華書局,2009年。
  4. 曹雪芹《紅樓夢》,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年。

網絡擴展解釋

“奸狯”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jiān kuài,其核心含義為狡詐、詭計多端,常用于形容人或行為帶有陰險、不誠實的特質。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2.古籍與文學用例

3.使用場景

4.近義詞與辨析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體用法,可參考《新唐書》或林纾相關譯作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柸筊獘窦泊如渤溢不可勝記不值長樂館春遊辭賦寸壤刀勅鋒芒不露富備副署幹旌革究肱支溝道灌米湯國雠好手足衡權鶴體皇維家報郊赦解竈戟決景刻倨骜軍國民主義控扼睽變臨深履尾離支鸾影杩槎罵侮蒙面磨拂難聞甯儉貧境千乘萬騎去邪歸正讓開散弛三合房閃躲上爵審判長食不兼肉石油地蠟水窖同宿推免晚霁溫帶大陸性氣候香積寺息雞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