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幹旌的意思、幹旌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幹旌的解釋

旌旗的一種。以五色鳥羽飾旗竿,樹于車後,以為儀仗。《詩·鄘風·幹旄》:“孑孑幹旌,在 浚 之城。” 朱熹 集傳:“析羽為旌。幹旌,蓋析翟羽於旗幹之首也。”《詩序》謂《幹旄》是贊美“ 衛文公 臣子多好善”之作,後因以“幹旌”指好善或好善的顯貴者。 清 唐甄 《潛書·取善》:“非有幹旌之賢大夫也,而時稱大官之相知,則人議其污。” 清 趙翼 《新春宴集草堂》詩之二:“奉盤正拟具壺觴,忽有幹旌過草堂。”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幹旌”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含義

指旌旗的一種,以五色鳥羽裝飾旗杆,通常樹立在車後作為儀仗使用。這種旗幟在形制上屬于禮儀性裝飾,常見于先秦時期的貴族車馬隊列中。

二、文化出處

源自《詩經·墉風·幹旄》中“孑孑幹旌,在浚之城”的記載。據《詩序》解釋,該詩通過描述不同等級的旌旗(幹旄、幹旟、幹旌),贊美衛文公的臣子崇尚良善的品質。

三、引申含義

因《詩經》的解讀背景,“幹旌”後來衍生出兩種象征意義:

  1. 代指好善之人:特指品德高尚、追求善行的個體
  2. 指代顯貴賢者:因儀仗規格與身份相關,引申為地位顯赫且具備美德的貴族

四、結構解析

附:形制特點

五色鳥羽的裝飾方式符合周代禮制中對不同等級旗幟的規定,此類儀仗旗幟的使用具有嚴格的禮儀規範,常見于聘問、朝會等正式場合。

網絡擴展解釋二

幹旌這個詞的意思是指揮軍旅的将領。它的部首是幹(gan)和旌(jing),幹是木字旁的部首,表示與木材相關,旌是具體的意義,表示旌旗。幹旌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軍事制度,用于指代掌握軍隊的将領。在繁體字中,幹旌的寫法和簡體字保持一緻。 古時候,幹旌的漢字寫法與現在基本一緻。例句:他被任命為幹旌,負責指揮整個戰鬥。 與幹旌相關的組詞有:幹将(gān jiàng)、幹部(gàn bù)、幹事(gàn shì)等。近義詞可能是将軍、統帥等,而反義詞可能是士兵、部下等。 總結:幹旌是指揮軍旅的将領,在古代漢字中書寫方式與現在基本一緻。幹旌的例句可以用來形容擔任軍隊指揮者的角色。此外,與幹旌相關的組詞有幹将、幹部等,近義詞可能是将軍、統帥,反義詞可能是士兵、部下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