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剪徑的意思、剪徑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剪徑的解釋

[(of robbers) hold up travellers] 攔路搶劫

走小路,多大蟲,又有乘勢奪包裹的剪徑賊人。——《水浒傳》

詳細解釋

亦作“ 剪逕 ”。攔路搶劫。 宋 無名氏 《張協狀元》戲文第八出:“如今要過 五磯山 ,怕有剪徑底刼掠人。”《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甯》:“你這剪逕的毛團!我須是認得你。” 魯迅 《故事新編·奔月》:“俺向來就隻是打獵,沒有弄過你似的剪徑的玩藝兒。”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剪徑”是古代漢語詞彙,主要用于描述攔路搶劫的行為,常見于早期白話小說和戲曲中。以下為詳細解釋:

  1. 基本含義
    指在偏僻小道上攔截行人并搶奪財物,屬于強盜行為。該詞多見于元明時期的文學作品,如《水浒傳》中描述山賊時常用。

  2. 字詞解析

    • 剪:本義為剪刀,此處引申為“攔截、阻斷”。
    • 徑:原指狹窄小路,與“路”(大道)相對,如“山徑”“曲徑”。
      二字組合後,字面意為“在小路上截斷(行人)”。
  3. 曆史用例
    元代石君寶《紫雲庭》第三折提到:“這條沖州撞府的紅塵路,是俺娘剪徑截商的白草坡”,說明該詞常與商旅遇劫場景關聯。

  4. 近義詞與語境
    近義詞為“攔路搶劫”,多用于形容山賊、匪徒的非法行徑。例如《水浒傳》第八回:“走小路,多大蟲,又有乘勢奪包裹的剪徑賊人”。

  5. 現代使用
    現代漢語中已不常見,僅保留在曆史文獻或文學研究領域,部分方言可能沿用類似表達。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漢典及元曲原文中的具體例證。

網絡擴展解釋二

剪徑

剪徑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修剪小徑、小路。它由“剪”和“徑”兩個部分組成。

部首和筆畫

“剪”字的部首是“刀”,有4個筆畫;“徑”字的部首是“⻏”,有8個筆畫。

來源

“剪徑”這個詞的來源比較簡單,就是由“剪”和“徑”兩個字合成的。它形象地描述了修剪小徑、小路的意思。

繁體

“剪徑”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剪徑」。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剪徑的“剪”字有一種古字寫法是「剪兼」。而“徑”字也有一種古字寫法是「徑」。

例句

1. 小溪旁邊有一條剪徑,很適合散步。

2. 我們在庭院裡修剪了一條剪徑,讓人看起來清爽整潔。

組詞

修剪、小徑、小路、散步

近義詞

小路、小徑、小巷、小道

反義詞

大路、大道、主道、幹道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