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剪径的意思、剪径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剪径的解释

[(of robbers) hold up travellers] 拦路抢劫

走小路,多大虫,又有乘势夺包裹的剪径贼人。——《水浒传》

详细解释

亦作“ 剪逕 ”。拦路抢劫。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八出:“如今要过 五磯山 ,怕有剪径底刼掠人。”《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你这剪逕的毛团!我须是认得你。” 鲁迅 《故事新编·奔月》:“俺向来就只是打猎,没有弄过你似的剪径的玩艺儿。”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剪径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历史背景的词汇,其核心含义指在道路上拦截行人,实施抢夺财物的行为,即现代语境中的“拦路抢劫”。该词由“剪”和“径”二字构成:

语义演变与文学应用

  1. 历史语境:古代文献中,“剪径”特指土匪山贼的非法劫掠行为,带有暴力胁迫性质。例如《水浒传》中李鬼假冒李逵“剪径”的情节,生动反映了此类社会现象(参考《汉语大词典》释义)。
  2. 现代用法:当代汉语中,“剪径”已属罕用词,主要见于历史小说、评书或学术研究,用以描述古代社会治安问题,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记(《辞源》修订本)。

权威辞书释义

文化内涵

“剪径”一词承载了中国古代社会对治安问题的认知,折射出交通要道安全管理的薄弱性。其文学形象常与“绿林”“草寇”等关联,成为侠义文学中正邪对抗的典型冲突场景(如《水浒传》《三侠五义》),体现了传统文化对秩序与道德的探讨。

参考资料:释义综合引自《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辞源》(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等权威辞书,相关例证源于古典文学文本。因辞书无公开在线链接,建议通过图书馆或官方出版社渠道查阅纸质版。

网络扩展解释

“剪径”是古代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描述拦路抢劫的行为,常见于早期白话小说和戏曲中。以下为详细解释:

  1. 基本含义
    指在偏僻小道上拦截行人并抢夺财物,属于强盗行为。该词多见于元明时期的文学作品,如《水浒传》中描述山贼时常用。

  2. 字词解析

    • 剪:本义为剪刀,此处引申为“拦截、阻断”。
    • 径:原指狭窄小路,与“路”(大道)相对,如“山径”“曲径”。
      二字组合后,字面意为“在小路上截断(行人)”。
  3. 历史用例
    元代石君宝《紫云庭》第三折提到:“这条冲州撞府的红尘路,是俺娘剪径截商的白草坡”,说明该词常与商旅遇劫场景关联。

  4. 近义词与语境
    近义词为“拦路抢劫”,多用于形容山贼、匪徒的非法行径。例如《水浒传》第八回:“走小路,多大虫,又有乘势夺包裹的剪径贼人”。

  5. 现代使用
    现代汉语中已不常见,仅保留在历史文献或文学研究领域,部分方言可能沿用类似表达。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汉典及元曲原文中的具体例证。

别人正在浏览...

阿谀谄媚滮田冰灯磻礴彩帛残年暮景禅河从臾大同对心恩灵范防放謌藩篱犯逆愤不欲生风笈符应高亚诂诂蚩蚩荒沈画檐剪灯讲好监酒结裹金明畸态究审开眉笑眼口劲枯萎留馆龙朔龙须菜鲁二生玛尔噶懋赏名场密札披雪剖晰庆成倾卸扫拂沈细实相术道书根书狱斯高私和岁阳俗解恬泰铁林吐车茵瓦刀屋漏痕狎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