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山池的意思、山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山池的解釋

(1).山林池沼。《南齊書·崔祖思傳》:“時罷山池之威禁,深抑豪右之兼擅,則兵民之優贍,可以出師。” 南朝 梁簡文帝 《南郊頌》:“山池壯麗,階閤彤丹。”《梁書·處士傳·庾詵》:“十畝之宅,山池居半。蔬食蔽衣,不治産業。”

(2).山中的水池。 前蜀 貫休 《寄杭州靈隱寺宋震使君》詩:“月樹獮猴睡,山池菡萏疏。”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山池"的漢語詞典釋義

一、核心釋義 "山池"指位于山間或依山而建的池塘、水池。其核心含義包含兩個地理要素:

  1. 山:指山地、丘陵等自然或人工營造的起伏地形。
  2. 池:指蓄水的窪地,通常面積相對較小,形态自然或經人工修整。

二、詳細釋義與引證

  1. 山中的自然或人工池塘:

    • 這是最基礎的含義,指存在于山林自然環境裡或在山地環境中人工開鑿、挖掘的蓄水處。其功能可能包括蓄水灌溉、點綴風景、養殖等。
    • 引證:《南史·梁宗室傳下·蕭恭》:“(恭)性尚華侈,廣營第宅,重齋步閣,模寫宮殿。尤好賓友,酣宴終辰,坐客滿筵,言談不倦。時元帝居蕃,頗事聲譽,勤心著述,卮酒未嘗妄進。恭每從容謂人曰:‘下官曆觀時人,多有不好歡興,乃仰眠床上,看屋梁而著書,千秋萬歲,誰傳此者?勞神苦思,竟不成名。豈如臨清風,對朗月,登山泛水,肆意酣歌也?’因召佐吏,賓客善遊者,登山臨水,為山池之宴。” (此例描繪了在山池邊宴飲的場景,體現了其作為遊覽場所的功能)。
    • 引證:唐代姚合《題家園新池》詩:“山池半畝新,碧水映清晨。” (此詩直接點明了山池的規模和新貌)。
  2. 園林中的山水景觀:

    • 在中國古典園林藝術中,“山池”常作為“疊山理水”造景手法的代稱或重要組成部分。它指園林中人工堆砌的假山與開鑿的水池(池塘、湖泊)共同構成的景觀體系,是園林的核心骨架和靈魂所在。
    • 引證:計成《園冶·興造論》:“世之興造,專主鸠匠,獨不聞三分匠、七分主人之諺乎?非主人也,能主之人也。……第園築之主,猶須什九,而用匠什一,何也?園林巧于‘因’、‘借’,精在‘體’、‘宜’,愈非匠作可為,亦非主人所能自主者,須求得人,當要節用。‘因’者:隨基勢高下,體形之端正,礙木删桠,泉流石注,互相借資;宜亭斯亭,宜榭斯榭,不妨偏徑,頓置婉轉,斯謂‘精而合宜’者也。‘借’者:園雖别内外,得景則無拘遠近,晴巒聳秀,绀宇淩空;極目所至,俗則屏之,嘉則收之,不分町疃,盡為煙景,斯所謂‘巧而得體’者也。體宜因借,匪得其人,焉能精合?……故凡造作,必先相地立基,然後定其間進,量其廣狹,隨曲合方,是在主者,能妙于得體合宜,未可拘率。假如基地偏缺,鄰嵌何必欲求其齊?……多年樹木,礙築檐垣;讓一步可以立根,斫數桠不妨封頂。斯謂雕棟飛楹構易,蔭槐挺玉成難。相地合宜,構園得體。” (《園冶》雖未直接定義“山池”,但通篇論述的“疊山”、“理水”正是構成“山池”的核心技藝,其造園思想深刻影響了後世對園林中山池景觀的理解與營造)。
    • 引證:後世園林史及造園理論著作常将“山池”作為古典園林的代名詞或核心特征。例如,描述某名園時稱其“山池布局精巧,為江南之冠”。

三、現代用法 在現代漢語中,“山池”一詞的使用頻率不高,主要用于:

引用來源說明:

  1. 《南史》(唐代李延壽撰): 中國重要的紀傳體史書,記載南朝曆史,是研究南北朝時期曆史、文化、語言的重要文獻來源。
  2. 《全唐詩》(清代彭定求等編): 收錄唐代詩歌的總集,是研究唐代文學、語言、社會風貌的權威典籍。
  3. 《園冶》(明代計成著): 中國乃至世界現存最早的、最系統的園林理論專著,被譽為“世界園林藝術的最早專著”,是研究中國古典園林營造理論和實踐的基石性文獻。其關于“相地”、“立基”、“掇山”、“理水”的論述,是理解“山池”作為園林核心景觀的權威依據。

網絡擴展解釋

“山池”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結合古籍與文學用例:

1.基本釋義

2.文獻引證

3.文學用例

4.引申含義

5.總結

“山池”多用于描述自然或人文景觀,既可指代具體的水池,亦可泛指山水環境。其含義需根據上下文區分,古典文獻與詩詞中常見寫景或抒情用途。

如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南齊書》《梁書》等古籍原文,或查閱漢典、詩詞集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藹然可親搬脣弄舌飽參備災不辱齒如含貝出充大哥贉池吊鬥恩澤侯犯愁放映隊發松風涼話佛慧幹壁畫高腴詭遇姑蘇酣歡黑下水呵腰紅丁鴻鴛歡感诙辭狐祥交镝交兌郊逆極鋒敬齊咎惡刻晷糧饟簾籠臨途迷或憉悙搒決皮艦鉛淚硗戛親蠶齊聲三徑十米九糠市學屬當書扉水旗説不上去束藴乞火溯回踏床踏節跳水頭谷險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