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皇帝對臣下褒獎、表彰。 唐 慧能 《壇經·宣诏品》:“其年九月三日,有詔奬諭師曰:‘師辭老疾,為朕修道:國之福田。’” 宋 周密 《齊東野語·趙德莊誨後進》:“今日於上前得一二語奬諭,明日於宰相處得一二語褒拂,往往喪其所守者多矣。”《明史·張居正傳》:“帝禦平臺,召 居正 奬諭之,賜金币及繡蟒鬥牛服。”
(2).稱官長對下屬的嘉獎。《封神演義》第七九回:“﹝ 姜子牙 ﹞奬諭三運官曰:‘運督軍需,智擒 法戒 ,玄機妙算,奇功莫大。’”
“奬谕”是一個漢語複合詞,由“奬”(同“獎”)和“谕”組成,主要用于古代官方語境中,表示上級對下級的褒獎或表彰。以下是綜合多個文獻來源的詳細解釋:
皇帝對臣下的褒獎
指君主通過诏令、口谕等形式對官員功績進行表彰。例如:
官長對下屬的嘉獎
亦可泛指上級官員對屬下的肯定,如《封神演義》中姜子牙對下屬“奬谕三運官”,贊其“玄機妙算,奇功莫大”。
朝代 | 文獻例證 | 場景描述 |
---|---|---|
唐代 | 《壇經》 | 皇帝表彰宗教領袖的貢獻 |
明代 | 《明史》 | 君主對重臣的政治嘉獎 |
清代小說 | 《封神演義》 | 虛構語境中的上級褒獎下屬 |
如需進一步了解“谕”的詳細釋義,可參考《說文解字》及漢典等權威字源解析。
奬谕(jiǎng yù)是一個詞語,表示官方給予的褒獎和谕旨。
奬谕的部首是獎(jiǎng)字的部首獎(jiǎng),谕(yù)字的部首是言(yán)。
奬(jiǎng)的筆畫數為11畫,谕(yù)的筆畫數為14畫。
奬谕是古代漢語中的詞語,源自于傳統中國的官方文書和行政體制。
奬谕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獎諭。
在古代漢字中,奬字的寫法稍有不同,其上部分曾寫作「奨」,下部分為「正」。谕字的寫法也略有變化,其右邊的部分寫作「言」,下邊的部分為「六」。
1. 他因為在比賽中表現出色,獲得了國家體育局的奬谕。
2. 政府頒發給他官方奬谕,表彰他為社會做出的貢獻。
奬狀、表奬、奬品、谕旨、谕典
獎勵、表彰、褒獎
處罰、懲罰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