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詞牌名。又名《賀新郎》、《乳燕飛》。亦作曲牌名。 宋 蘇轼 《台頭寺送宋希元》詩:“入夜更歌《金縷曲》,他時莫忘《角弓篇》。” 元 郭钰 《寄阮弘濟兼簡楊亨衢少府》詩:“紅袖醉歌《金縷曲》,牙旗歸導玉花驄。” 清 趙翼 《計五官歌》:“絶調能翻《金縷曲》,豐容雅稱玉鈎斜。”參見“ 賀新郎 ”。
“金縷曲”是中國古典文學中的詞牌名,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幾個方面綜合解析:
詞牌名:金縷曲是宋詞中常見的詞牌,又名《賀新郎》《乳燕飛》《金縷衣》等。該詞牌最早由北宋蘇轼填寫,後成為宋詞高頻詞牌之一。
曲牌名:除詞牌外,金縷曲也作為曲牌名存在,常見于元曲等戲曲文學。
起源與發展:
經典作品:
修辭意象:
“金縷曲”字面可解為“黃金絲線般華美曲折的詩詞”,常被用來形容文辭優美、情感深婉的文學作品。例如清代趙翼曾贊某詩“絶調能翻《金縷曲》”。
文化符號:
該詞牌因經典作品流傳,逐漸成為文人表達家國情懷、人生感慨的載體。例如顧貞觀以《金縷曲》詞向納蘭性德求救友人,被傳為佳話。
如需具體作品賞析或詞牌格律,可進一步查閱權威文獻或古籍。
《金縷曲》是中國古代文學名篇之一,也是南唐李煜的代表作之一。這首詞的意思指的是心思纏繞得像金絲線一樣,表達了作者對深愛的人的思念之情。
拆分部首:
金 - 金屬,部首:钅(針金)
縷 - 線,部首:纟(纟絲)
曲 - 彎曲的,部首:曰(八點)
金的筆畫數:8畫
縷的筆畫數:11畫
曲的筆畫數:6畫
《金縷曲》是南唐李煜創作的,成書于李後主被北宋所俘的時期,是李煜在深夜思念妻子楊貴妃時所作。此詞後世廣為流傳,成為中國文學寶庫中的一顆瑰寶。
《金縷曲》是對《金縷曲》的繁體字寫法。繁體字的運用在傳統中文文化中非常常見,尤其在港澳台地區使用廣泛。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例如,"心"字在古代較為方正,類似正方形,而現代則更加扁平。這些細微差異展示了漢字書寫的演變過程。
他的心思纏繞在她身上,就像《金縷曲》中所描寫的一樣。
1. 金飾:用金子制成的飾物。 2. 縷毛:指梳頭發時将頭發中的雜毛撥除。 3. 曲徑:彎曲的小道。 4. 縷衣:指紡織過程中的生絲或絹的線。這裡的縷字用作動詞,表示細心操作。
近義詞:
金絲曲、金線曲、金縷曲意思相同,僅字詞表達略有不同。
反義詞:
直線曲、直縷曲,意思與金縷曲相反,描述不彎曲的線條或思維。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