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金縷曲的意思、金縷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金縷曲的解釋

詞牌名。又名《賀新郎》《乳燕飛》。亦作曲牌名。 宋 蘇轼 《台頭寺送宋希元》詩:“入夜更歌《金縷曲》,他時莫忘《角弓篇》。” 元 郭钰 《寄阮弘濟兼簡楊亨衢少府》詩:“紅袖醉歌《金縷曲》,牙旗歸導玉花驄。” 清 趙翼 《計五官歌》:“絶調能翻《金縷曲》,豐容雅稱玉鈎斜。”參見“ 賀新郎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金縷曲是漢語古典文學中的一個重要詞牌名稱,其含義可從詞源、格律及文學内涵三方面闡釋:


一、詞牌定義與别名

“金縷曲”是詞牌《賀新郎》的别稱,屬長調雙片詞體。據《漢語大詞典》釋義:“金縷曲,詞牌名。即《賀新郎》。因葉夢得詞有‘誰為我,唱金縷’句,故名。” 該詞牌源于唐代教坊曲《金縷衣》,後經宋代文人改制為詞調,以蘇轼、辛棄疾作品最為典範。


二、名稱溯源與意象解析

  1. “金縷”本義

    指金線刺繡的華美衣物,典出唐代無名氏樂府詩《金縷衣》:“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象征珍貴易逝之物,承載人生哲思。

  2. 詞牌化用

    南宋張元幹《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結句“舉大白,聽金縷”,将曲名融入詞作,使“金縷曲”成為《賀新郎》的通行别名,凸顯音樂性與文學性的融合。


三、格律特征


四、文學價值與經典作品

此調自宋代始成為豪放詞核心載體,代表作包括:

  1. 張元幹《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以“九地黃流亂注”痛斥時政,開愛國詞先河;
  2. 辛棄疾《賀新郎·别茂嘉十二弟》:借“綠樹聽鹈鴂”起興,熔鑄曆史典故抒家國之恨;
  3. 葉夢得《賀新郎·睡起流莺語》:首創“金縷”入詞,奠定别名淵源。

五、曆史地位

《欽定詞譜》将《賀新郎》(金縷曲)列為唐宋詞關鍵調式,強調其“氣象恢弘,足稱大雅”的藝術高度。現代詞學家龍榆生亦指出:“金縷曲之名,既存古樂府遺韻,又彰宋詞革新精神,實為詞史轉捩之标志。”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上海辭書出版社.
  2. 唐圭璋. 《全宋詞》. 中華書局.
  3. 夏承焘. 《唐宋詞欣賞》. 北京出版社.
  4. 清·王奕清. 《欽定詞譜》. 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5. 龍榆生. 《詞學十講》. 北京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金縷曲”是中國古典文學中的詞牌名,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幾個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定義

  1. 詞牌名:金縷曲是宋詞中常見的詞牌,又名《賀新郎》《乳燕飛》《金縷衣》等。該詞牌最早由北宋蘇轼填寫,後成為宋詞高頻詞牌之一。

  2. 曲牌名:除詞牌外,金縷曲也作為曲牌名存在,常見于元曲等戲曲文學。


二、曆史與文學應用

  1. 起源與發展:

    • 蘇轼在《台頭寺送宋希元》中首次使用此詞牌,元代郭钰、清代納蘭性德等均有名作傳世。
    • 詞牌格式多為雙調116字,押仄韻,風格多用于抒懷、悼亡等深沉主題。
  2. 經典作品:

    • 納蘭性德《金縷曲·亡婦忌日有感》是悼亡妻盧氏的千古名篇,詞中“三載悠悠魂夢杳”等句情感凄切。
    • 蘇轼、辛棄疾等豪放派詞人也曾以此詞牌創作,擴展了其題材範圍。

三、引申含義

  1. 修辭意象:
    “金縷曲”字面可解為“黃金絲線般華美曲折的詩詞”,常被用來形容文辭優美、情感深婉的文學作品。例如清代趙翼曾贊某詩“絶調能翻《金縷曲》”。

  2. 文化符號:
    該詞牌因經典作品流傳,逐漸成為文人表達家國情懷、人生感慨的載體。例如顧貞觀以《金縷曲》詞向納蘭性德求救友人,被傳為佳話。


四、補充說明

如需具體作品賞析或詞牌格律,可進一步查閱權威文獻或古籍。

别人正在浏覽...

白馬拜央闆锉庳小蔽掩草略蟬翼爲重,千鈞爲輕懘籥酬論淳質瓷注東坡竹飛鳥依人鲠噎貴任函使浩态诃咥宏豁烘騰懷怪火矢将誠腳踩兩隻船景片金籍津途擠壓寬松髺發嫚侮面論明效大驗迷漾黏黐娘娘廟弄文皮包平獄蕤蕤三多三犂三薰蛇瘴實施失遺式子胎衣忐上忑下套疊踏穨天奪之魄天下大同物曲膴仕芗脯相連愛向注小命兒洗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