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江禁的意思、江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江禁的解釋

謂江上封鎖,禁止通行。 宋 趙與虤 《娛書堂詩話》卷上:“﹝ 毛國英 ﹞嘗經 嶽侯 駐兵之地, 江 禁方嚴, 國英 投詩雲:‘鐵鎖沉沉截碧江,風旗獵獵駐危檣。 禹門 縱使高千尺,放過蛟龍也不妨。’侯曰:‘詩人也。’委舟以渡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江禁”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解釋:

  1. 基本定義
    指古代在江河上實施的封鎖措施,通常禁止船隻或人員通行。這種禁令常見于軍事管制或特殊時期的安全管控。

  2. 曆史背景與出處
    該詞最早記載于宋代趙與虤的《娛書堂詩話》,其中提到南宋将領嶽飛駐兵時,詩人毛國英因江禁受阻而作詩,後因詩句氣魄被放行。例如:

    “鐵鎖沉沉截碧江,風旗獵獵駐危檣。禹門縱使高千尺,放過蛟龍也不妨。”

  3. 使用場景
    多用于描述古代通過設置水上關卡、鐵索等阻斷交通的軍事防禦手段,或官府因特殊事件(如追捕要犯)臨時封鎖水域的情況。

  4. 文學延伸
    宋代詩詞中常以“江禁”暗喻政治環境的壓抑,如釋師一《頌古十八首》中“吸盡西江禁不住”一句,借江禁表達突破束縛的意象。

“江禁”是古代對江河交通管制的統稱,兼具實際軍事用途和文學象征意義,現代已無實際應用場景。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娛書堂詩話》等宋代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江禁的意思

江禁,是指對江河流域的禁止行為。它原本是古代中國景區禁止遊泳、排船等水上活動的标志牌或坊牌,後來逐漸演化成對整個江河流域的行為限制。

拆分部首和筆畫

江禁的拆分部首分别是“氵”,表示“水”,和“示”,表示“禁令”。筆畫分别是“江”(7畫)和“禁”(13畫)。

來源和繁體

《江禁》一詞源于古代,最早見于《南史·謝安傳》:“子正到郡中…于是诏滅天子祭器,江禁郢州。” 在繁體字系統中,江禁的寫法沒有明顯的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形狀有所變化。例如,在《說文解字》中,江的形狀與現代有一定差異,但整體結構基本保持一緻。禁的書寫形式也有些變化,但仍可辨認。

例句

1. 防火宣傳牌上寫着:“嚴禁在河邊區域點火,違者将受到江禁的處罰。”

2. 江禁标牌上刻着:“嚴禁遊泳、禁止垃圾傾倒。”

組詞

水禁、河禁、港禁、湖禁

近義詞

水域限制、水域禁令、河流禁止

反義詞

水域開放、通航自由、無禁令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