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喻行動和目的相反,一定不會成功。《永明智覺禅師唯心訣》卷四:“若敲冰而索火,類緣木以求魚。”
“敲冰索火”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存在兩種不同的解釋,需根據語境綜合判斷:
少數資料(如、2)将其解釋為“通過堅持克服困難”,并附有孔融尋火的傳說。但此說法與其他典籍矛盾,可能是對成語的誤讀或引申。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漢語成語大詞典》或《永明智覺禅師唯心訣》原文。
敲冰索火是一個成語,意思是用錘敲冰以求解凍,用火索求取火種,比喻以堅決的态度和努力來面對困難,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敲:拆分部首是手,總筆畫數為5。
冰:拆分部首是冫,總筆畫數為4。
索:拆分部首是纟,總筆畫數為7。
火:拆分部首是火,總筆畫數為4。
《敲冰索火》這個成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漢書•蔡伯喈傳》。故事講的是在春秋時期,韓國的軍隊長期圍困着趙國的武城,而趙國國王大軍正在舉行越獄行動。趙國軍隊成功逃脫後,一個将軍命令士兵用杵子敲擊凍住的河水,找到火苗點燃後,為被凍住的趙國國王和其他大軍提供光亮和溫暖。這個故事的寓意是勇敢面對困難,努力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敲冰索火的繁體字寫作「敲冰索火」。
古時候漢字寫作「敲冫索火」。
1. 在困境中,我們要敲冰索火,不斷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2. 面對挑戰,我們要有敲冰索火的勇氣和智慧。
3. 古人常用敲冰索火的精神戰勝各種困難。
敲打、索取、火種
英勇頑強、奮發向前
氣餒退縮、束手無策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