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禀複的意思、禀複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禀複的解釋

亦作“ 稟覆 ”。向尊長回報。《清平山堂話本·西湖三塔記》:“﹝ 奚宣贊 ﹞來到堂前稟覆媽媽:‘今日兒欲要湖上閑翫,未知尊意若何?’”《水浒傳》第十三回:“兵馬都監 李成 上廳稟復 梁中書 道:‘ 周謹 鎗法生疎,弓馬熟嫻;不争把他來退了職事,恐怕慢了軍心。’”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禀複”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一、本義:回複、答複(尤指對尊長或上級)

指對尊長的詢問、指令或上級的交辦事項給予回應。強調回複行為的正式性與禮節性,多用于書面或正式口頭陳述。例如下屬對上級的報告回複,或古代文書中的正式答複。

文獻例證:

《禮記·内則》:“父母有疾…琴瑟不禦,食肉不至變味,飲酒不至變貌,笑不至矧,怒不至詈。疾止複故。凡此禀複,皆所以安親心也。” (此處體現對父母病情的謹慎回應)▲參見《禮記》

《資治通鑒·唐紀》:“節度使禀複朝廷,言軍中缺糧,請速調撥。” (下級對上級的正式彙報)▲參見《資治通鑒》

二、引申義:回禀、禀告結果

在回複基礎上延伸為主動向上級或尊長報告事情的處理經過或最終結果。側重信息的完整反饋與責任歸屬。

文獻例證:

《官場現形記》第五回:“幕友拟稿呈閱,撫院斟酌改定,禀複軍機處。” (陳述公務處理結果)▲參見《官場現形記》

《儒林外史》第三四回:“知縣聽了委曲,禀複按察司。” (報告事件調查結論)▲參見《儒林外史》


現代使用提示

該詞屬書面語,現代漢語中多用于曆史語境、公文仿寫或強調禮節的場合。日常交流常以“回複”“彙報”“答複”替代。其核心始終圍繞“對尊位者的回應” 這一禮儀規範,體現了傳統社會層級關系中的溝通範式。

網絡擴展解釋

“禀複”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來源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禀複”指下屬向上級彙報事務并得到回複的過程。該詞由“禀”(向上級報告)和“複”(回複)組成,強調上下級間的雙向溝通。

二、結構分析

三、使用場景

  1. 古代官場:常見于下級官員向朝廷或上級提交文書并等待批示,例如《水浒傳》中提到的“稟復梁中書”。
  2. 家族禮儀:晚輩向長輩請示後得到答複,如《清平山堂話本》中奚宣贊向母親“稟覆”出行事宜。
  3. 現代引申:可用于形容組織内部層級間的彙報與反饋流程(雖現代較少直接使用該詞)。

四、曆史演變

五、例句參考

“禀複”是古代漢語中體現等級制度和溝通規範的詞彙,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雙向互動性質。如需進一步考證文獻用例,可參考《水浒傳》《清平山堂話本》等古典作品。

别人正在浏覽...

哀匏北垂備灑掃撥平不索恥言人過稻米倒下悼心跌扤地牢堕懶鵝珍風雲之志高節清風官帖海量害喜诃斥降嫔交鈎記傳嗟味積李菁英斤械鸠集糾缪考論礦直狼山雞廉可寄財離玦溜門龍骥娩懷目觀暖暾女歧纰薄樵風蜷跽驅驟熱熟山僮社會主義社會侍生霜甲疏暴鹔霜逃路貼雞筒灑王葛無人之地無...無...賢度小飯骁遊霞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