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雀鹞的意思、雀鹞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雀鹞的解釋

即雀鷹。 宋 梅堯臣 《偶書寄蘇子美》詩:“有如秋空鷹,氣壓城雀鷂。”參見“ 雀鷹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雀鹞(què yào)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生物學指代的複合詞,由“雀”與“鹞”兩個語素構成。以下是其詳細釋義:

1. 詞性及發音

作為名詞,其标準讀音為“què yào”,屬偏正結構。“雀”本指小型鳴禽(如麻雀),此處引申為獵物對象;“鹞”指隼形目鷹科的中型猛禽,體現捕食特性。

2. 核心釋義

指以小型鳥類為主要捕食對象的鹞屬猛禽,常見于濕地、草原等開闊地帶。典型代表為白尾鹞(學名:Circus cyaneus),其體長約50厘米,翼展可達1.2米,雌雄異色,飛行時呈現低空盤旋的典型捕獵姿态。

3. 詞源考據

據《漢語動物命名考釋》(李海霞,2005),該詞最早見于明清地方志,因這類猛禽“善捕雀類”得名。古文獻中常與“鹞子”“鹞鷹”等詞混用,近代動物分類學興起後成為專稱。

4. 生态特征

根據《中國鳥類志》(鄭光美主編,2015),雀鹞在中國屬冬候鳥,11月至次年3月活動于長江中下遊濕地,食物構成中雀形目鳥類占比超過60%,具有控制鼠類與害蟲的生态價值。

5. 文化意涵

清代《古今圖書集成·禽蟲典》載其“性猛而捷”,民間視為農田護衛者。現代觀鳥指南中列為濕地生态指标物種,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評定為無危(LC)等級。

網絡擴展解釋

“雀鹞”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詞義
    指“雀鷹”,一種小型猛禽,屬于隼形目,外形似鷹但體型較小,喙呈圓錐狀,捕食小鳥。古時也俗稱“鹞子”或“鹞鷹”。

  2. 特征

    • 體型瘦長,翅膀、足部及尾部較長,頭部略似鸮類。
    • 雌雄羽色不同,常在地面築巢。

二、發音與注音


三、文學引用

宋代梅堯臣在《偶書寄蘇子美》中寫道:“有如秋空鷹,氣壓城雀鷂。”,此處以“雀鹞”與“鷹”對比,突出其兇猛特性。


四、相關詞語


如需進一步了解生物學分類或古籍中的詳細描述,可參考漢典()等權威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白瓷超次車騎馬揣摹黜昏啟聖春場從來第一世界飛帬分珪鳳嘯分數粉嘴負慙公産瑰怪寒暍喉鏡吼三喝四桓友活理儉雕簡慢交分景陽鐘衿喉酒後吐真言俊遊開城恪言寇亂連艦禮闱龍頭士龍王兵緑節螞螂馬杓門幹門庭如市民約奴兵驽散普法奇峭酋健邱壟權傾中外入席喪氛山木自寇生疑失勢恬不知愧體樣通長同寅推說跅弢不羁土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