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五登三的意思、鹹五登三的詳細解釋
鹹五登三的解釋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方将增 泰山 之封,加 梁父 之事,鳴和鸞,揚樂頌,上鹹五,下登三。”《漢書·司馬相如傳下》引此文, 顔師古 注:“鹹,皆也,言 漢 德與五帝皆盛,而登於三王之上也。”後因以“鹹五登三”謂帝德廣被,同于五帝而超于三王。《南齊書·王融傳》:“然後天移雲動,勒封 岱宗 ,鹹五登三,追蹤七十,百神肅警,萬國具僚。”
詞語分解
- 鹹的解釋 鹹 (鹹) á 全,都:鹹受其益。 像鹽的味道,含鹽分多的,與“淡”相對:鹹味。鹹鹽。鹹水湖。 姓。 淡 筆畫數:; 部首:口; 筆順編號:
- 登三的解釋 .謂功德登于三王之上。《文選·司馬相如<難蜀父老>》:“方将增 泰山 之封,加 梁父 之事,鳴和鸞,揚樂頌,上減五,下登三。” 李善 注引 李奇 曰:“五帝之德, 漢 比為減;三王之德, 漢 出其上。
網絡擴展解釋
“鹹五登三”是一個古代成語,主要用于頌揚帝王德政的廣布與功績的卓越。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詞義解析
- 基本含義:指帝王的德行廣被天下,功績與“五帝”齊平,甚至超越“三王”。其中:
- 五帝:通常指上古賢君黃帝、颛顼、帝喾、堯、舜;
- 三王:指夏禹、商湯、周武王,代表三代開國明君。
二、出處與背景
- 原始文獻:最早見于《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描述漢武帝封禅時“上鹹五,下登三”。
- 注解補充:東漢顔師古在《漢書》注中解釋:“鹹,皆也,言漢德與五帝皆盛,而登于三王之上也”,強調漢代德政的超越性。
三、用法與例句
- 頌揚帝王:多用于史書或文賦中,如《南齊書·王融傳》記載:“鹹五登三,追蹤七十”,借以贊美帝王功業。
- 文學修辭:常見于古代政治文書或頌詞,體現對統治者文治武功的推崇。
四、總結
該成語通過對比上古聖王,凸顯被稱頌者的統治合法性及曆史地位,是古代政治文化中典型的贊頌用語。
網絡擴展解釋二
《鹹五登三》的意思
《鹹五登三》是一個成語,意為“水漲船高”。
《鹹五登三》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鹹五登三》的拆分部首為“水”和“舌”,分别有4畫和6畫。
《鹹五登三》的來源
《鹹五登三》出自《老子》第六十八章:“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徼幸。鹹五登三,而不知其幾也。”這句話比喻水漲船高,并引申為人的心境或境地的變化。
《鹹五登三》的繁體
《鹹五登三》的繁體為「鹹五登三」。
《鹹五登三》的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鹹寫作「鹹」,五寫作「伍」,登寫作「豋」,三寫作「僋」。
《鹹五登三》的例句
他成功了,業績水漲船高,真是鹹五登三。
《鹹五登三》的組詞
水漲船高、泥牛入海、一馬當先。
《鹹五登三》的近義詞
興旺發達、蒸蒸日上。
《鹹五登三》的反義詞
日薄西山、一落千丈。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