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聆聽玩味。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溱水》:“水石驚瀨,傳響不絶,商舟淹留,聆翫不已。”
“聆翫”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líng wán(注音:ㄌ一ㄥˊ ㄨㄢˊ),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解析:
如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水經注》相關篇章或古漢語詞典。
《聆翫》(líng kàn)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它的意思是“聆聽和欣賞”。它的拆分部首分别是“耳”和“翏”(習字字鬚旁),筆畫總共為19畫。
《聆翫》一詞來源于古代文學作品。在古代,人們用這個詞來描述靜靜地聆聽、欣賞音樂、詩歌、書法、繪畫等美好藝術的表達方式。在繁體字中,聆翫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代,聆翫的漢字寫法可能稍有不同。例如,其中一個漢字“翫”可能以“玩”作為部首,意為觀察、遊玩。這種寫法強調欣賞藝術作品時的愉悅和興奮感。
1. 那位藝術家憑借他細膩的琴音,讓人們能聆翫到内心深處的美妙聲音。
2. 入秋的時候,坐在窗前,聆翫着窗外風景的變化,心情格外舒暢。
1. 聆聽:專注地聽取聲音或信息。
2. 翩翻:形容飛行中迅速而優美的動作。
3. 欣賞:以飽滿的興趣,欣喜地觀賞、品味。
1. 傾聽: 專注地聽取他人的聲音,以理解和回應。
2. 品味: 以較深入的感悟去欣賞事物的美和内涵。
3. 觀賞: 以愉悅的心情去欣賞美好的事物,如藝術品、風景等。
1. 忽視: 不加以注意或不重視。
2. 忽略: 對某事物或某一方面不予關注。
3. 忽而: 突然變化,沒有持續性。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