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用手指在空中虛劃字形。 唐 李公佐 《謝小娥傳》:“餘遂請 齊公 書於紙。乃憑檻書空,凝思默慮。” 清 黃遵憲 《續懷人》詩:“隻恨書空作 唐 字,獨無煉石補天詞。” 傅尃 《避地》詩之二:“那意書空成咤怪,轉因避地得偷閒。”參見“ 書空咄咄 ”。
(2).雁在空中成列而飛,其行如字,故稱。 宋 趙師俠 《菩薩蠻·舂陵迎陽亭》詞:“殘角起江城,書空征雁橫。”
“書空”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根據語境有所不同,以下為詳細解釋:
用手指在空中虛劃字形
指不借助紙筆,僅用手指在空氣中模拟書寫動作,常用于練習漢字結構或筆順。這一用法常見于古代文獻及現代教學場景。
雁陣飛行如字形
因大雁列隊飛行時形似漢字,故以“書空”比喻雁陣。此義項多見于古典文學。
若需進一步探讨具體文獻或教學案例,可參考上述來源的原始内容。
《書空》是指書籍或文獻内容的空缺或缺失。它可以指的是書籍中有一些頁碼缺失或内容缺失的情況,也可以表示作者在書寫時遺漏了一些内容。總之,當我們在閱讀書籍的時候,如果遇到篇章不連貫或者缺失部分内容,我們就可以用“書空”來形容。
《書空》的整個字共有11個筆畫,它由“言”、“冖”和旁邊的“缶”組成。“言”是表示語言的意思,象征着文字;“冖”是覆蓋的意思,表示字裡面的内容是被包覆的;而“缶”表示空的意思,形象地表示書中的内容消失了。
《書空》這個詞的出自《尚書·甘誓》:“誰行所空?”這裡的“空”就代表空缺、缺失。後來演變成現代漢語中的“書空”一詞。
繁體字寫作“書空”,保留了原始的形态,加上了更多的筆劃,給人以一種更加古樸的感覺。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态與現代有所不同。但關于《書空》這個詞,其古代的寫法與現代基本相同,隻是在字體的表現形式上有所差異。例如《說文解字》中寫作:“盡也,言之六切。”這種寫法更偏向于象形字,更具有古代漢字的書寫特點。
1. 我發現這本書中有幾頁是書空的。
2. 這篇文章讀起來有些不連貫,有些地方像是書空了一樣。
組詞:書架、書庫、書籍、寫作、文字。
近義詞:缺失、不全、缺損。
反義詞:完整、齊全、無缺。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