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功忘過的意思、記功忘過的詳細解釋
記功忘過的解釋
見“ 記功忘失 ”。
詞語分解
- 記功的解釋 ∶記錄功績,以示獎勵記功一次 ∶記憶能力詳細解釋.記錄功績。《書·洛诰》:“今王即命曰:‘記功,宗以功,作元祀。’” 孔 傳:“今王就行王命於 洛邑 曰:‘當記人之功,尊人亦當用功大小為序,有大功則
- 過的解釋 過 (過) ò 從這兒到那兒,從此時到彼時:過江。過賬。過程。過渡。過從(交往)。經過。 經過某種處理方法:過秤。過磅。過目。 超出:過于。過度(?)。過甚。過獎(謙辭)。過量(刵 )。過剩。過猶不及
網絡擴展解釋
“記功忘過”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jì gōng wàng guò,其核心含義是記錄或記住一個人的功績,而忽略或寬容他的小過錯。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 記功:記錄功績;
- 忘過:不追究小過錯。
整體指評價他人時以功績為主,對細微的過失不予計較,體現寬厚待人的态度。
2.出處與背景
- 文獻來源:最早見于明代張居正《為故大學士高拱乞恩疏》:“山藏川納,記功忘過者,明主之深仁也。”
- 曆史背景:古代常用于官員評價,強調以功績為主導的用人原則,與“賞功罰過”形成對比。
3.用法與語境
- 詞性:中性成語,多作賓語、定語;
- 適用場景:多用于領導對下屬、曆史人物評價等,體現包容性;
- 例句:“評價曆史人物時,應客觀全面,既不能記功忘過,也不能因過廢功。”
4.近義詞與相關成語
- 近義詞:記功忘失(出自《後漢書·黨锢傳·李膺》)、賞功赦過;
- 反義詞:求全責備、吹毛求疵。
5.注意要點
- 多音字:“過”在此成語中讀guò(非姓氏讀音 guō);
- 使用建議:適用于非原則性錯誤的場景,重大過失則不適用此标準。
“記功忘過”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以功抵過”的價值觀,強調對人才功績的重視與寬容。如需進一步了解相關文獻或例句,可參考上述來源網頁。
網絡擴展解釋二
記功忘過
記功忘過是一個成語,用來形容人們常常隻記得自己的功勞、優點,而忽略了自己的過失、缺點。它表示一個人片面追求個人利益,凡事隻看重自己的成功,而往往忽視了自己的過錯。
拆分部首和筆畫:
記(言字旁)功(力字旁)忘(心字旁)過(辶字旁)
來源:
《漢書·孔光傳》中有這樣一句話:“夫功者,不可不記也;過者,不可不忘也。”形容人應該正視自己的功過,記取功績,忘掉過錯。後來成為了成語“記功忘過”。
繁體字:“記功忘過”
古時候漢字寫法:
記:計(右)
功:工(左)
忘:忄頁光(右)
過:過夂日(上)
例句:
他常常隻記功,忘過,導緻無法及時改正自己的錯誤。
組詞:
記功:記取功績、記功面子、功過自比
忘過:不忘過去、忘卻過去、忘情水
近義詞:
正視自己的失敗、自我批評、自責
反義詞:
平衡看待、權衡利弊、兼顧利弊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