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謂做人行事的規範。 南朝 齊 王儉 《高帝哀策文》:“蠢爾 荊 漢 ,悖亂人經。” 南朝 梁 沉約 《賀齊明帝登祚章》:“兇德早樹,行悖人經。”
(2).人的經脈。《靈樞經·經脈》:“人經不同,絡脈異所别也。”
“人經”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其釋義和用法可結合古籍文獻及權威詞典進行解析:
釋義:指人類在道德或行為上應遵循的準則,強調倫理與處世原則。
出處:
釋義:中醫術語,指人體内氣血運行的通道,即“經脈”。
出處:
建議參考《漢語大詞典》或中醫典籍(如《靈樞經》)以獲取更嚴謹的學術解釋。
《人經》是一個漢字詞語,其意思是指人類智慧和經驗的總結與積累。
《人經》由部首“人”和“纟”組成。
它的總共有9個筆畫,其中部首“人”占據了2個筆畫,而右邊的“纟”占據了7個筆畫。
《人經》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時候,人們把自己積累的知識和經驗,以及智慧的深度總結,整理成了《人經》這個詞語。
在繁體字中,《人經》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沒有任何不同。
在古代,對于《人經》的寫法有一些變體。有人用豎線取代“纟”,将整個字寫成“亻經”。還有人将“人”寫成“亻”,将“纟”寫成“竹”,寫成“亻竹經”。
1. 他的這本《人經》是對人類智慧的總結和傳承。
2. 想要取得成功,你需要不斷地學習并積累自己的《人經》。
1. 人類經驗
2. 人類智慧
3. 經驗總結
4. 智慧傳承
1. 智慧總結
2. 人類智慧的積累
3. 經驗總彙
1. 無知
2. 缺乏智慧
3. 經驗不足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