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禍媒的意思、禍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禍媒的解釋

災害的傳播者。 明 屠隆 《綵毫記·展叟單騎》:“他懷忠負義,堂堂 王佐 才,焉肯助亂階?這的是畢竟被名為禍媒,抗節王門也。微軀難自愛。” 明 王夫之 《讀四書大全說·孟子·梁惠王下篇四》:“ 孟子 逆探 齊 之将傾,故深著其輕聽之為禍媒,而害莫慘於誅逐故舊,以快遊士之意,是以於去、於殺,詞繁不殺,其用意深矣。”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禍媒”是一個由“禍”和“媒”組成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為“災害的傳播者”或“引發災禍的媒介”。以下是詳細解釋:


詞義解析

  1. 字面構成

    • “禍”:指災禍、不幸或危害,如“禍端”“禍患”。
    • “媒”:原指媒介、中介,此處引申為傳播的途徑或誘因。
  2. 綜合定義
    結合兩字,“禍媒”特指導緻災禍傳播的人、行為或事物,可類比現代語境中的“導火索”或“隱患”。例如,古代文獻中常将謠言、輕信他人等行為視為“禍媒”,認為其可能引發社會動蕩或災難。


文獻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明代屠隆的《彩毫記·展叟單騎》:“他懷忠負義,堂堂王佐才,焉肯助亂階?這的是畢竟被名為禍媒,抗節王門也。” 此處指忠義之士因誤解被視作“禍媒”,暗含對傳播災禍者的批判。
此外,明末王夫之的《讀四書大全說》中亦提到“輕聽之為禍媒”,強調輕信他人可能成為災禍的誘因。


現代應用

在現代語境中,“禍媒”可泛指任何潛在的風險因素,例如:


“禍媒”一詞兼具曆史厚重感與現代適用性,強調對“災害源頭”的警惕。其用法多含貶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明代文學作品或相關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禍媒

禍媒是一個漢字詞語,由七筆構成,拆分部首為示旁、媒。示旁是表示“神”的意思,媒則是表示“傳遞、成為中間人”的意思。禍媒的意思是指那些帶來災禍或不幸的人或事物,類似于“禍從口出”或“禍從天降”。

來源

禍媒一詞來源于《漢書·賈誼傳》:“凡禍媒之言,贻巫言六人于君曰。”其中“媒”指的是巫觋即巫婆,而“禍媒”則用來形容巫觋說出的六個人的名字将會給君主帶來災禍。

繁體

禍媒在繁體字中的寫法和簡體字一樣,仍然是“禍媒”。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禍媒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現代寫法為“禍媒”,古代寫法為“禍媒”,簡化字中的“禾”被簡化為“示”,“爪”被簡化為“媒”。

例句

1. 他被認為是禍媒,招來了整個家族的不幸。

2. 這些惡人是社會的禍媒,應該被嚴懲。

3. 飲酒駕車是************的禍媒,千萬不能大意。

組詞

禍媒沒有常見的組詞,一般以獨立的詞語出現。

近義詞

禍媒的近義詞包括:煽惑、挑撥、敗壞、不吉、不祥。

反義詞

禍媒沒有對應的反義詞,因為它是一個貶義詞語,相應的正面詞語較為稀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