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生生物的總稱。 清 王士禛 《居易續談》:“鰒魚産 青萊 海上,珍異為海族之冠。”
“海族”一詞的基本含義及詳細解釋如下:
“海族”是漢語詞彙,拼音為hǎi zú,指海生生物的總稱。這一概念涵蓋海洋中各類生物,包括魚類、貝類、甲殼類等。
“海族”本義為海洋生物集合,屬于中性詞彙;在文學創作中可擴展為虛構的智慧海洋族群,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海族》一詞是指那些在海洋中生活、以海洋為家園的族群。海族通常指海洋生物,如魚類、海龜、海豚等。也可以用來形容那些長期在海島地區生活的人群。
《海族》一詞由“氵”和“族”兩個部首組成,共計14個筆畫。
《海族》一詞的來源不太明确。但從字義上來看,“氵”部表示與水有關,而“族”部則表示群體或種族。因此,結合起來,可以推測《海族》一詞指的是水中的群體或在海洋中生活的種族。
繁體字中,海族通常寫作「海族」。
在古時候,漢字寫作「海族」,形狀和現代寫法相似。
1. 海族中的海龜每年都會回到同一個地點産卵。
2. 這個海島上的海族擁有獨特的文化和傳統。
1. 海洋: 指大海的廣闊水域。
2. 海洋生物: 指在海洋中生活的各種生物。
3. 海島: 指獨立于大陸的、被海水包圍的島嶼。
1. 海中族群
2. 海中生物
3. 海洋居民
1. 陸族
2. 陸地生物
3. 陸居民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