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剪草除根的意思、剪草除根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剪草除根的解釋

[mow the grass and pull out the roots;cut the weeds and dig up the roots;destroy evil,leaving no chance of its revival] 鋤草要除掉根端,比喻除惡務盡,不能姑息遺患

詳細解釋

猶斬草除根。比喻從根本上消除禍患。 北齊 魏收 《為侯景叛移梁朝文》:“若抽薪止沸,剪草除根……返國姦於司敗,歸侵地於玄武,非直惡之在今,天道人事,實棄無禮。”《紅樓夢》第六九回:“務将 張華 治死,方剪草除根,保住自己的名聲。” 梁斌 《播火記》第一卷四七:“可是,要想剪草除根滅絕赤色運動,倒是一件艱難的事情。”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剪草除根”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比喻徹底消除禍患或解決問題,不留任何隱患,避免後患再生。其核心在于強調“根除”,即從源頭消滅問題()。


出處與結構

  1. 出處:最早出自《左傳·隱公六年》,“為國家者,見惡,如農夫之務去草焉……絕其本根,勿使能殖。” 意為治國者對待惡行,應像農夫除草般連根拔起()。
  2. 結構:由兩個動詞(剪、除)和兩個名詞(草、根)組成,屬于聯合式成語,常用作謂語()。

用法與示例


近義詞與反義詞


擴展理解

成語通過“除草需除根”的農耕智慧,引申出社會治理或解決問題的核心邏輯:若未徹底消除根源,問題可能反複出現。這種思維也常見于軍事策略、法律懲治等領域()。

如需更多例句或典故細節,可參考《左傳》或相關文學研究。

網絡擴展解釋二

剪草除根

《剪草除根》是一個常用的成語,意為要徹底消除問題或隱患,不留後患。它是由剪、草、除和根四個字組成的。

部首和筆畫:《剪草除根》分别有左右結構的部首和不同的筆畫。其中,“剪”字的部首是刀,有7個筆畫;“草”字的部首是艹,有9個筆畫;“除”字的部首是阜,有10個筆畫;“根”字的部首是木,有10個筆畫。

來源:《剪草除根》這個成語最早出自古代文學作品《墨梅二絕》:“亦曰堅貞慚長鮑,髭鬚老小剃蕪蘂(草)。膽氣凜如幹秋竹,剪除保存即由聖。”意思是說人要像幹秋竹那樣膽氣凜然,剪除草蕪,保持堅貞不屈的品質。後來,這個成語被人們廣泛應用到各個領域。

繁體:《剪草除根》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剪草除根」。

古時候漢字寫法:《剪草除根》各字在古代的字形略有不同。例如,“剪”字的古代字形為“㫃”,“草”字的古代字形為“艸”,“除”字的古代字形為“鷹”,“根”字的古代字形為“艮”。

例句:他意志堅定,對待問題總是剪草除根,不留一絲餘地。

組詞:剪除、草芥、根絕。

近義詞:徹底解決、狠下心來。

反義詞:留殘、半途而廢。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