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 若涉淵水 ”。 宋 陳亮 《論勵臣之道》:“朕承太上皇帝付託之重,念國家之深恥,志在復讎,八年于茲,若涉淵冰,未知攸濟。”
“若涉淵冰”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ruò shè yuān bīng,以下是詳細解釋:
比喻處境艱險,如同在深水或薄冰上行走,充滿危險與不安。其核心意義與“若涉淵水”相同。
源自宋代陳亮《論勵臣之道》:“朕承太上皇亮付托之重,念國家之深恥,志在複雠,八年于茲,若涉淵冰,未知攸濟。”。此處以“淵冰”形容南宋朝廷面臨複國重任時的危機感。
適用于文學、演講或論述中,增強對危機感的描述。例如:“全球經濟形勢若涉淵冰,各國需通力合作方能化解風險。”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曆史背景,可參考《漢典》等權威詞典。
《若涉淵冰》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比喻冒險或者冒着生命危險前進。
該成語源于《左傳·僖公二十九年》:“北冥有魚,其名為鲲。鲲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其中“淵冰”指的就是南冥的寒冷冰海。
《若涉淵冰》由四個漢字組成,它們的部首和筆畫如下:
《若涉淵冰》的繁體字為「若涉淵冰」。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經曆了演變和變革。但就本習慣的書寫而言,可以使用古代的寫法:“若業㳠冰”。
他毅然決然地選擇了若涉淵冰的道路,冒着巨大的風險展開了自己的事業。
- 淵博:形容知識淵博、學問深厚。
- 涉獵:對不同領域的事物都有涉及和了解。
近義詞:勇往直前、冒險、奮發向前。
反義詞:三緘其口、畏首畏尾。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