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ortage or loss of cargo] 運貨中造成的疏漏差錯
“貨差”是物流和運輸領域的常用術語,指貨物在運輸、倉儲或交接過程中出現的數量短缺、損失或疏漏差錯。以下是詳細解釋:
貨差指貨物在運輸環節中因操作失誤、管理疏漏或其他原因導緻的數量不符或質量損失。例如,貨物丢失、短少或錯發等均屬于貨差範疇。
貨差是物流環節中需重點管控的風險,涉及運輸、倉儲、交接等多個流程。企業可通過加強管理、規範操作來降低貨差率。如需進一步了解法律條款或行業标準,可參考來源網頁中的具體案例。
貨差是一個漢語詞彙,含義指的是供應鍊中的貨物運輸差距或差異。其中,“貨”意為商品或貨物,“差”表示差距或差異。
《康熙字典》将“貨差”分解為“貨”字的“貝”部和“差”字的“工”部,單字拆分無多餘部首。總筆畫為11畫,其中“貝”部3畫,“工”部8畫。
“貨差”一詞最早見于清朝《紅樓夢》,出自曹雪芹的手筆,用來形容賈寶玉宅院裡被人侵吞的財物。最初的意義是指物品的不完整或缺失。
“貨差”這個詞在繁體中文中的寫法是“貨差”。
在古時候,漢字“貨”寫作“貨”,“差”寫作“差”。
1. 由于供應鍊中的環節出現問題,導緻貨差嚴重,無法按時交付客戶。
2. 這個快遞公司的服務一向不錯,幾乎沒有任何貨差的情況發生。
3. 跟蹤訂單時,及時了解貨差的情況非常重要。
貨差可以組成以下詞語:
1. 貨運差異
2. 貨物錯漏
3. 供應鍊差距
4. 物流瑕疵
貨差的近義詞包括:
1. 貨損
2. 貨物缺失
3. 物流問題
4. 運輸差異
貨差的反義詞是:
1. 貨齊
2. 物流順暢
3. 運輸無誤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