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龍樓的意思、龍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龍樓的解釋

(1). 漢 代太子6*宮門名。《漢書·成帝紀》:“上嘗急召,太子出 龍樓門 ,不敢絶馳道,西至 直城門 ,得絶乃度,還入 作室門 。” 顔師古 注引 張晏 曰:“門樓上有銅龍,若白鶴、飛廉之為名也。”

(2).借指太子所居之宮。《文選·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詩序>》:“出 龍樓 而問豎,入 虎闈 而齒胄。” 李周翰 注:“ 龍樓 , 漢 太子門名也。” 唐 吳兢 《貞觀政要·忠義》:“臣等昔受命太上,委質東宮,出入 龍樓 ,垂将一紀。”《白雪遺音·馬頭調·太子逃難》:“想當初,錦殿皇宮把福享彀,生長在 龍樓 ;到而今,後面追趕無人救,龍目淚交流。”

(3).借指太子。 唐 劉長卿 《至德三年春聞王師收二京因書事寄上浙西節度李侍郎五十韻》:“鳳駕瞻西幸,龍樓議北征。”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三:“ 杜相國 侍學龍樓一十七載, 鹹豐 壬子薨於位。”

(4).指朝堂。 唐 蔣防 《題杜賓客新豐裡幽居》詩:“已去龍樓籍,猶分禦廩儲。” 明 無名氏 《霞箋記·得箋窺認》:“隻恐他步雲梯,登月殿,上龍樓,題虎榜,不念舊日鸞凰。” 清 曹寅 《明月逐人來·自禦園與高淵公踏月歸村寓》詞:“長念龍樓待漏,一丸冷雪,偏難過,玉闌百折。”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龍樓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龍樓”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古代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漢代太子宮門名
    西漢時期,太子宮門因門樓裝飾銅龍而得名“龍樓門”。據《漢書·成帝紀》記載,太子出行需遵守禮儀,如“出龍樓門,不敢絕馳道”。

  2. 借指太子居所
    後引申為太子居住的宮殿,如唐代吳兢《貞觀政要》中“出入龍樓,垂将一紀”。

  3. 代指太子本人
    在文學作品中常以“龍樓”隱喻太子,如唐代劉長卿詩句“龍樓議北征”。

  4. 指代朝堂或帝王宮阙
    清代曹寅詞中“長念龍樓待漏”即指帝王處理政務的場所。

二、文學用例

三、補充說明

需注意,現代語境中“龍樓”偶見于股票術語(如K線形态),但此用法與古義無關。若需了解其他含義,可進一步說明。

以上解釋綜合了曆史文獻與文學用例,主要來源為《漢書》、唐代詩文及辭書釋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龍樓的意思

《龍樓》二字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指一座樓閣,通常以龍為主題或裝飾。龍在中國文化中被視為神奇的生物,具有吉祥、權威和神秘的象征意義。因此,龍樓常被視為具有莊嚴、豪華和尊貴的建築。

拆分部首和筆畫

龍樓是由“龍”部和“樓”部組成的,其中,“龍”部的部首是“龍”,筆畫數為五;而“樓”部的部首是“木”,筆畫數為十。

來源與繁體

《龍樓》一詞最早出現在中國的古代文獻中,如《史記·吳太伯世家》中就有“龍樓”一詞的記載。在繁體字中,“龍樓”的寫法保持不變,仍然是「龍樓」。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寫作“龍樓”的方式與現代寫法大緻相同,隻是在字形上有細微差别。例如,古代的“龍”字的“口”字部分更小,而“樓”字的“盧”字部分更簡化。

例句

1. 這座龍樓是當地重要的旅遊景點。
2. 傳說中的龍王曾住在這座龍樓中。

組詞

1. 龍樓龍阙:指規模壯麗、氣勢雄偉的龍樓建築。
2. 龍樓雲梯:指龍樓中的獨特結構,形狀如雲梯,用于連接不同層次的樓閣。

近義詞與反義詞

近義詞:龍宮、龍廟、龍殿。
反義詞:鳳樓、鶴樓、鳥樓。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