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 護密 。《新唐書·段秀實傳》:“ 天寶 四載,從 安西 節度使 馬靈詧 讨 護蜜 有功,授 安西府 别将。”參見“ 護密 ”。
關于“護蜜”一詞的解釋,綜合多個權威來源分析如下:
基本釋義
護蜜(拼音:hù mì)是古代西域國名,即“護密”,在曆史文獻中也被稱為“休密”。其地理位置相當于今阿富汗東北部的瓦漢(Wakhan)地區。
曆史背景
據《新唐書》記載,唐代将領段秀實曾隨安西節度使征讨護蜜并立下戰功,被封為安西府别将。此外,護蜜位于絲綢之路南道,是連接中亞與南亞的重要節點。
成語用法争議
部分資料(如查字典)提到“護蜜”作為成語,比喻“像蜜蜂保護蜜糖一樣珍惜事物”。但此解釋缺乏權威文獻佐證,可能與詞語拆分聯想有關,需謹慎使用。
與“蜂蜜”的關聯
個别低權威來源将“護蜜”與蜂蜜保護行為聯繫,例如蜂膠的作用。此類解釋屬于現代引申,并非詞語原義。
建議優先采用曆史文獻中的國名釋義,其他引申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護蜜》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護蜜的意思是保護蜜蜂和蜜蜂的蜜,确保它們免受外界的幹擾和傷害。
《護蜜》這個詞可以拆分成兩個部分:護和蜜。
其中,“護”字的部首是手,它總共由5個筆畫組成。
而“蜜”字的部首是蟲,它總共由11個筆畫組成。
護蜜一詞的來源比較明确,主要源于我國古代文獻中的記載。在古代,人們就已經開始養蜂采蜜,因此也産生了保護蜜蜂和蜜這一行為。後來,這個詞逐漸被廣泛使用。
在繁體字中,“護蜜”的寫法保持不變,依然是「護蜜」。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但「護蜜」的基本形态并未發生改變。
1. 他們每年都在春天護蜜,确保蜜蜂可以安全地采集花蜜。
2. 冬天的嚴寒對蜜蜂來說是一種考驗,農民們需要采取措施護蜜。
組詞方面,護蜜可以與其他詞語搭配使用,例如:護蜜師、護蜜組織、護蜜行動等。
近義詞包括保護蜜蜂和蜜蜂産品的其他詞語,如保護蜜蟲、保護蜜蜂和保護蜜蜜等。
護蜜的反義詞可以是傷害蜜蜂和破壞蜂産品的詞語,如傷害蜜蟲、破壞蜂群和糟蹋蜜蜜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