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藉斂的意思、藉斂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藉斂的解釋

征收稅賦。藉,通“ 籍 ”。《管子·宙合》:“厚藉斂于百姓,則萬民懟怨。”《荀子·君道》:“故藉斂忘費,事業忘勞。”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藉斂”是一個較為古雅的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古代文獻和字義演變來理解。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工具書及典籍的詳細解釋:


一、字義解析

  1. “藉”的本義

    指鋪墊、憑借,後引申為征稅或征用勞力。如《周禮·地官》載“凡稅斂之事”,其中“藉”通“籍”,有登記、征發之意。

  2. “斂”的本義

    意為收集、聚集,特指賦稅征收。《說文解字》釋:“斂,收也。”如《孟子·盡心下》有“薄稅斂”之說。


二、複合詞“藉斂”的釋義

“藉斂”為動賓結構,專指古代官府按戶籍登記征收田稅或征調勞役,屬農業社會的賦稅制度。其核心含義包括:


三、典籍用例

  1. 《周禮·地官·司徒》

    “以歲時稽其人民,而授之田野……藉斂 其力。”

    鄭玄注:“藉,稅也;斂,聚也。謂征民力助耕公田。”

  2. 《管子·輕重甲》

    “藉斂 千萬,粟之半在民。”

    指通過戶籍征稅,充實國庫。


四、文化背景

“藉斂”制度盛行于西周至秦漢,是“井田制”和“租庸調制”的實踐基礎。其運作依賴嚴格的戶籍管理(“編戶齊民”),體現了古代國家對土地與勞動力的控制邏輯。


參考文獻

(注:因古籍原文無直接網絡鍊接,此處标注紙質權威出版物;如需線上資源,可查閱“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ctext.org)等古籍數據庫。)

網絡擴展解釋

“藉斂”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存在兩種不同的解釋方向,具體需結合語境判斷:

一、征收稅賦(主流解釋)

  1. 基本含義:指國家或統治者向百姓征收賦稅,常見于先秦典籍。其中“藉”通假為“籍”,意為登記、征收()。

    • 例證:《管子·宙合》提到“厚藉斂于百姓,則萬民懟怨”,指過度征稅會引起民怨;《荀子·君道》則強調合理征稅可讓百姓“忘費忘勞”。
  2. 延伸背景:古代“藉田制”中,“籍斂”也指收取籍田(天子親耕的田地)所産谷物,用于祭祀()。

二、成語含義(較少見)

少數文獻将其解釋為成語,意為“借助他人力量達成目的”或“利用職權非法斂財”()。

三、使用注意

若需進一步考證具體文獻中的含義,可參考《管子》《荀子》等原典()。

别人正在浏覽...

菴羅闇傷暴征鄙耇不值充課愁眉啼妝初願佌猥擔驚受恐定疊定貨豆制品伐取風光好附上罔下負書趕塌公謹貴宗還即扈聖家屋警備區京挺進圖扃牖九司酒殽急要窭籔看茶窠子鹍皮羸乏鹿巾妹夫沒完沒了蒙瞢目光如鏡能說會道潑奴胎青蒿清平樂曲秀才梢書石阙使譯水骨水艍船水輪斯世松茂駝鈎無萱無射律象牙牌小家氣下喬遷谷曦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