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 护密 。《新唐书·段秀实传》:“ 天宝 四载,从 安西 节度使 马灵詧 讨 护蜜 有功,授 安西府 别将。”参见“ 护密 ”。
关于“护蜜”一词的解释,综合多个权威来源分析如下:
基本释义
护蜜(拼音:hù mì)是古代西域国名,即“护密”,在历史文献中也被称为“休密”。其地理位置相当于今阿富汗东北部的瓦汉(Wakhan)地区。
历史背景
据《新唐书》记载,唐代将领段秀实曾随安西节度使征讨护蜜并立下战功,被封为安西府别将。此外,护蜜位于丝绸之路南道,是连接中亚与南亚的重要节点。
成语用法争议
部分资料(如查字典)提到“护蜜”作为成语,比喻“像蜜蜂保护蜜糖一样珍惜事物”。但此解释缺乏权威文献佐证,可能与词语拆分联想有关,需谨慎使用。
与“蜂蜜”的关联
个别低权威来源将“护蜜”与蜂蜜保护行为联系,例如蜂胶的作用。此类解释属于现代引申,并非词语原义。
建议优先采用历史文献中的国名释义,其他引申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护蜜》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护蜜的意思是保护蜜蜂和蜜蜂的蜜,确保它们免受外界的干扰和伤害。
《护蜜》这个词可以拆分成两个部分:护和蜜。
其中,“护”字的部首是手,它总共由5个笔画组成。
而“蜜”字的部首是虫,它总共由11个笔画组成。
护蜜一词的来源比较明确,主要源于我国古代文献中的记载。在古代,人们就已经开始养蜂采蜜,因此也产生了保护蜜蜂和蜜这一行为。后来,这个词逐渐被广泛使用。
在繁体字中,“护蜜”的写法保持不变,依然是「護蜜」。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有所不同,但「护蜜」的基本形态并未发生改变。
1. 他们每年都在春天护蜜,确保蜜蜂可以安全地采集花蜜。
2. 冬天的严寒对蜜蜂来说是一种考验,农民们需要采取措施护蜜。
组词方面,护蜜可以与其他词语搭配使用,例如:护蜜师、护蜜组织、护蜜行动等。
近义词包括保护蜜蜂和蜜蜂产品的其他词语,如保护蜜虫、保护蜜蜂和保护蜜蜜等。
护蜜的反义词可以是伤害蜜蜂和破坏蜂产品的词语,如伤害蜜虫、破坏蜂群和糟蹋蜜蜜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