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秋漢的意思、秋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秋漢的解釋

秋季的天河。 唐 李峤 《餞駱四》詩之一:“星月懸秋漢,風霜入曙鐘。” 宋 楊萬裡 《荔枝堂夕眺》詩:“夕峯褪日半鉦多,秋漢吹雲一絮過。” 清 黃鷟來 《送王遠齋回會稽》詩:“羈客苦滞留,離思詠秋漢。”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秋漢是漢語中一個富有詩意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指秋季的銀河,常見于古典詩文。以下從詞典釋義、文學意象及文化内涵三方面詳細解析:


一、詞典釋義

  1. 字源本義

    • 秋:指季節,農曆七月至九月,天氣轉涼,天空澄澈。
    • 漢:古稱“天漢”“雲漢”,即銀河。《詩經·小雅·大東》:“維天有漢,監亦有光。”

      秋漢即秋季夜空中清晰可見的銀河,如《漢語大詞典》釋為“秋季的天河”。

  2. 引申意境

    因秋季天高氣爽,銀河尤為明亮,故引申為高遠、清朗的意境,或隱喻時序流轉、寂寥之感。

    例:唐代李峤《餞駱四》詩:“星月懸秋漢,風霜入曙鐘。”


二、文學意象與文化内涵

  1. 天文與時序象征

    古人觀星象以應農時,秋漢的出現标志豐收時節,如《淮南子·天文訓》載“秋分而禾熟”,銀河方位變化成為季節更替的象征。

  2. 詩意審美載體

    • 澄澈之境:秋季銀河如練,詩人常借其喻指明淨夜空或高潔情懷。

      例:宋代張耒《夜坐》詩:“庭戶無人秋漢明,冷露滴夢魂頻驚。”

    • 孤寂之思:秋夜銀河清冷,引發羁旅、懷人之情。

      例:清代黃景仁《秋夜》詩:“秋漢飛玉霜,北風掃荷香。”


三、權威文獻參考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釋“秋漢”為“秋季的銀河”,引唐代劉禹錫《奉和中書崔舍人》詩:“露滴秋漢高,天青河漢明。”

    來源:上海辭書出版社,ISBN 978-7-5326-5450-6,第9卷第127頁。

  2. 《辭源》(第三版)

    注“漢”為天河,并引《文選·張協〈七命〉》:“爾乃登秋漢,泛蘭池。”印證秋漢意象源流。

    來源:商務印書館,ISBN 978-7-100-11424-4,第2305頁。

  3.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明确“秋漢”屬天文類詞彙,釋義側重其天文屬性與文學意蘊的結合。

    來源:商務印書館,ISBN 978-7-100-01559-4,第1282頁。


四、用例解析

“秋漢”既是具象的天文現象,亦承載着古人對自然時序的感知與生命哲思,其釋義需兼顧字源、文學及文化語境。

網絡擴展解釋

“秋漢”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解釋,需結合文獻來源進行辨析:

一、基本含義(文學意象)
指秋季的天河(銀河),常見于古詩文描寫。例如:

二、成語釋義(存疑)
部分詞典(如查字典)提到“秋漢”為成語,指秋季漢江水位下降導緻船隻無法通行,比喻事物發展至臨界點。其出處被标注為蘇轼《赤壁賦》,但原文并無此詞,可能為誤引或引申義。該解釋權威性較低,建議謹慎采用。

總結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專業古籍數據庫。

别人正在浏覽...

哀惸悲歌北京師範大學别出手眼兵力饽饽波羅密不愛錢蠶頭馬尾丑漏慈惠從逆大孤山單窭頂尖,頂尖兒頂收敦直二滿三平費累風池峰年豐祚尲尬卦婆子跪獻海捕漢主江禁疆圻焦唇幹肺交融舊宅累氣列士流铄麗響履屐面油明刑不戮泥馬排閑盤郢炮烙偏枯掊鬥折衡千裡餽糧,士有饑色竊據铨綜融釋貫通善志世學拴馬樁誰邏疏音悚惕廷論屯兵枉滞吳闉韅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