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會銜的意思、會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會銜的解釋

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機關或其主管人,共同在發出的公文上籤署名銜。《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五四回:“聯合了 山東 同鄉京官,會銜參了一摺,坐定了是姓 朱 的主謀,奉旨着 山東 巡撫徹底根究,不得徇情迴護。” 夏衍 《秋瑾傳》序幕:“你有幾個腦袋?(一半是說給圍觀的百姓們聽)上頭三令五申的會銜保護教堂,不準跟洋人和教民為難,你們難道全不知道嗎?”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會銜"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機關、部門或官員共同籤署(文件)。它屬于公文用語,強調聯合署名這一行為本身及其體現的協同關系。

以下是對其含義的詳細解析:

  1. 詞義構成與核心含義:

    • 會:意為“聚合”、“聯合”、“共同”。
    • 銜:原指馬嚼子,引申為“連接”、“包含”,在公文語境中特指“籤署”、“署名”。
    • 會銜:即“共同籤署”或“聯合署名”。它描述的是多個主體在同一份文件上籤署自己名字或加蓋公章的行為,表示這些主體對該文件内容共同負責或共同發布。
  2. 用法與場景:

    • 公文籤署:這是“會銜”最典型的用法。當一份文件(如通知、公告、命令、規章等)需要由兩個或兩個以上平級或不相隸屬的機關、部門共同發布時,這些機關/部門的負責人需要共同籤署該文件,這個過程就稱為“會銜”。例如:“這份關于加強市場監管的通知由市工商局和市質監局會銜發出。”
    • 體現協同與責任共擔:“會銜”不僅是一個籤署動作,更體現了相關機構在特定事務上的協作關系以及對文件内容共同承擔的責任或權威。
    • 區别于“聯署”:雖然意思相近,但“會銜”更側重于公文領域内正式的聯合籤署行為,而“聯署”的使用範圍可能更廣一些,有時也用于非公文場合(如聯名信)。
  3. 權威釋義參考:

    • 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出版,“會銜”釋義為:“(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機關)在發出的公文上共同具名。”
    • 該釋義清晰地界定了“會銜”的主體(兩個或以上機關)、對象(發出的公文)和核心行為(共同具名/籤署)。

網絡擴展解釋

“會銜”是一個源自古代公文制度的詞語,主要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機關或其主管人共同在發出的公文上籤署名銜。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該詞由“會”(聚合、聯合)和“銜”(籤署、署名)組成,字面意思是“聯合署名”。具體指多個部門或官員共同籤署同一份公文,體現多方共同決策或責任分擔。


使用場景

  1. 官方文書:常見于政府機構、團體聯合發布的公告、奏折等正式文件。例如《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中提到“山東同鄉京官會銜參了一摺”,即多人聯名上奏。
  2. 曆史文獻:古代官員參劾或提議重大事項時,常通過“會銜”增強公文的權威性。

與其他釋義的區分


例句參考

  1. 聯合參奏:清代官員常通過會銜上奏,以示立場統一(例:“會銜參了一本”)。
  2. 共同籤署公文:“軍師擔心一旦撤兵,敵軍會銜尾而追”。

“會銜”的核心意義是多方聯合署名,主要用于正式公文場景,體現了古代行政協作的特點。需注意與“銜”的其他含義(如“銜接”“頭銜”)區分,避免混淆。

别人正在浏覽...

懊惋鞭痕逋賦不移晷倉谷充暢寵慣垂範待間黨事大齋睇目抵任堕樓範閑高簡駭形荒天黃易翬飛哕哕火山口儉雕堅貞矯情飾行借單,借單兒炯耀刢利輪車買售耐人咀嚼逆虜朋嘯前肩清客串球齡拳勇鵲壘巢鸠卻笠入門問諱桑薪少林寺射雕手詩痕試舌首鼠水餃鼠齧蠧蝕熟事死巴巴天啟聽順銅字退征外帶五辂無憂洞詳開相貌堂堂仙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