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少林寺的意思、少林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少林寺的解釋

佛教禅宗和少林派拳術的發源地。在 河南省 登封縣 西 少室山 北麓, 後魏 太和 二十年建。 隋文帝 改名 陟岵 , 唐 複名 少林 。寺西有塔林及 唐 宋 以來的磚石墓塔218座。寺右有面壁石,西北有 面壁庵 ,相傳即 達摩 面壁九年處。參閱《清一統志·河南府·寺觀》。參見“ 少林拳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少林寺是中國佛教禅宗祖庭及武術發源地,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嵩山五乳峰下。該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因地處少室山密林之中而得名,曆史上以“禅武合一”的文化體系聞名于世。

從漢語詞典釋義角度,少林寺包含以下核心内涵:

  1. 禅宗祖庭地位

    據《漢語大詞典》記載,少林寺是達摩祖師面壁九年創立禅宗之地,确立了“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禅宗思想體系,被列為中國佛教“四大叢林”之一。

  2. 武術發源地屬性

    中國武術協會認定少林寺為北派武術代表,其“七十二絕技”“易筋經”等武術體系形成于唐宋時期,融合佛教禅修理念,形成獨特的“禅武文化”。

  3. 世界文化遺産價值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産名錄顯示,少林寺建築群(含塔林、初祖庵)于2010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其唐代至清代的古建築群展現了中國古代宗教建築的演變曆程。

  4. 文化符號意義

    國家文物局檔案指出,“少林寺”一詞在漢語語境中已超越宗教場所範疇,成為中華武術精神、禅宗哲學與國際文化交流的标志性符號。

網絡擴展解釋

少林寺是中國佛教禅宗祖庭和少林武術發源地,位于河南省鄭州市登封市嵩山少室山北麓。以下為詳細解釋:

一、曆史淵源

  1. 創建背景
    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由孝文帝為安頓印度高僧跋陀(佛陀跋陀羅)傳教而建。32年後(527年),菩提達摩在此創立禅宗,被尊為禅宗初祖,少林寺因此成為禅宗祖庭。

  2. 重要發展

    • 唐代:因“十三棍僧救秦王”典故,獲唐太宗封賞,允許僧人習武,奠定武術地位。
    • 元代:福裕法師振興寺院,形成“七十字輩”傳承體系。
    • 近代:1928年遭軍閥石友三焚毀,後逐步修複。

二、文化地位

  1. 禅宗祖庭
    作為禅宗發源地,少林寺對漢傳佛教影響深遠,曆代高僧在此弘揚佛法。
  2. 武術聖地
    以“少林功夫”聞名,融合禅武醫文化,有“天下功夫出少林”之稱。
  3. 世界遺産
    2010年,少林寺常住院、塔林等被列入“天地之中”世界文化遺産。

三、建築與文物

  1. 核心建築
    中軸線分布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等,山門匾額為康熙禦筆。
  2. 塔林
    現存唐至清墓塔240餘座,是中國規模最大的塔群,反映曆代磚石藝術。
  3. 壁畫與碑刻
    千佛殿内有明代“五百羅漢朝毗盧”壁畫,寺内保存唐代至清代石碑百餘通。

四、現代影響

少林寺不僅是宗教場所,更成為全球文化交流的符號,通過武術表演、禅修體驗等吸引海内外遊客,并推動少林文化走向世界。

如需進一步了解建築細節或曆史事件,可查閱、5、6、8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半吊子避案怖恐纏夾二先生嘲嘈徹晝出居唇紋刺蝥呆木大志電影片釣翁調征鬥鷄戲飛蕩痱子附結高材生官立盥事鬼區瑰偉蒿豬或多或少儌福椒室積候雞爪風具明鈞谕浪罵老人星圖樂不可極嶺南派留中不發曆選露雞賣弄風情懦軟潛初遷蘭變鮑峭澗岐山勸講去歸石墩石筍霜雰順次疏遺同夢銅線微辯無塵衣下江纖粟嫺妖瀉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