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天災。《明史·熊明遇傳》:“ 齊 苦荒天, 楚 苦索地。”
(2).指邊遠的地方。 郭沫若 《殘春》二:“死又有甚麼要緊的呢?死在國内,死在國外,死在愛人的懷中,死在荒天曠野裡,同是閉着眼睛,走到一個未知的世界裡去。”
“荒天”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huāng tiān,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釋:
天災
指自然災害或極端惡劣的氣候現象。例如,《明史·熊明遇傳》中提到“齊苦荒天,楚苦索地”,這裡的“荒天”即指天災帶來的苦難。
邊遠之地
表示地理位置偏遠、荒涼的區域。郭沫若在《殘春》中寫道:“死在荒天曠野裡”,即用“荒天”形容人迹罕至的邊遠環境。
《荒天》這個詞指的是天空昏暗、雲層密布、風雨交加等惡劣的天氣狀态。在荒涼、荒漠的意義基礎上,加上“天”字,強調了天氣的惡劣和兇險性。
荒(艹+皇):部首是艹(草)。荒字共有11個筆畫。
天(一):部首是一(一),也是天字的獨體字。
《荒天》最早出現在《山海經·荒山經》中,其中描述了原始山川的荒涼景象,以及不可預測的自然災害,包括荒天。後來,“荒天”一詞逐漸被用來形容惡劣的天氣現象。
繁體字中,《荒天》的寫法保持不變。
在古代,荒字沒有采用現代的标準寫法,它的形狀更加簡化,隻包含五個筆畫。另外,“天”字的形狀也有所不同,但整體意思與現代相同。
1. 這場暴風雨過後,整個城市被荒天所籠罩。
2. 航班被取消了,空蕩蕩的機場被荒天吓退了旅客們。
荒地、荒蕪、荒涼、荒漠、天空
狂風暴雨、惡劣天氣、兇險天氣
晴天、和風細雨、溫暖陽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