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宋 徽宗 、 欽宗 二帝的并稱。二帝于 靖康 二年為 金 人所俘,後死于 金國 。 沉濤 《瑟榭叢談》卷上引 清 吳更生 《土木懷古》詩:“蒙塵幸免 徽 欽 辱,歸國重煩 呂 卻 謀。” 清 覺佛 《女英雄·殺賊》:“皇陵掘, 徽 欽 囚,此恨深深難受。”
“徽欽”一詞有兩種不同的含義,需根據具體語境區分:
基本解釋
由“徽”(恭敬有禮)和“欽”(尊敬崇拜)組成,形容人言行舉止恭敬有禮,表達對他人(尤其是長輩、上級或學者)的尊重與敬仰。
文化背景
源于儒家禮儀傳統,強調尊卑有序的價值觀,常用于正式場合或與長輩交往時,體現傳統美德。
使用場景
具體指向
指北宋末代皇帝宋徽宗趙佶和宋欽宗趙桓。二帝在“靖康之變”(1127年)中被金國俘虜,最終死于北方,成為宋代國恥的象征。
文學引用
清代詩詞中常以“徽欽”暗喻國家屈辱,例如:
“蒙塵幸免徽欽辱,歸國重煩呂卻謀”
——清·吳更生《土木懷古》
徽欽(huī qīn)是一個漢字詞彙,由兩個字組成。下面分别解釋徽和欽的含義。
徽字由部首彳和兄組成,總共有9畫。徽的本義為衣襟上的裝飾品,後來引申為标志、記號。可以表示符號、标記的含義。
例句:這個徽章代表着我們團隊的榮譽。
組詞:徽章(huī zhāng),徽號(huī hào),徽記(huī jì)
近義詞:标志(biāo zhì),記號(jì hào)
反義詞:無徽
欽字由部首钅和侵組成,總共有8畫。欽的本義是尊重、敬重。表示對人或事物堅定的尊敬和贊美。
例句:我非常欽佩她的勇氣和智慧。
組詞:欽佩(qīn pèi),欽慕(qīn mù),欽服(qīn fú)
近義詞:尊敬(zūn jìng),敬重(jìng zhòng)
反義詞:輕視(qīng shì),鄙視(bǐ shì)
徽欽這個詞最早是在《漢書·匈奴傳上》中出現的。根據考古學研究,徽欽原本是指匈奴族的一種尊號和建築風格。後來,徽欽這個詞被引申為尊重、敬重的意思。
徽欽的繁體字形為「徽欽」。
在古代,徽欽的字形略有差異。徽的上部分由「彳」和「幾」組成,下部分由「彡」字旁構成。欽的上部分由「钅」和「大」組成,下部分為「」。整體呈現一種端莊的形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