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嚴義正的意思、詞嚴義正的詳細解釋
詞嚴義正的解釋
措詞嚴肅,道理正當。 元 黃溍 《湖廣等處行中書省平章政事追封文國公谥武宣劉公神道碑》:“公飛三書於 交阯 ,為之開陳禍福,詞嚴義正,累數千言。 交阯 得書惶懼請命。” 清 張伯行 《<楊大洪先生文集>序》:“迄今讀公奏疏,痛切糾參,詞嚴義正,直足奪奸惡之魄,而斬逆閹之魂。” 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題未定”草九》:“這真可謂‘詞嚴義正’。所舉的群小,也都确實的。”
詞語分解
- 詞的解釋 詞 (詞) í 語言裡最小的可以獨立運用的單位:詞彙。詞書。詞典。詞句。詞序。詞組。 言辭,話語,泛指寫詩作文:歌詞。演講詞。誓詞。詞章。詞律(文詞的聲律)。 中國一種詩體(起于南朝,形成于唐代,盛行
- 義正的解釋 .同“ 義政 ”。正,通“ 政 ”。《墨子·天志下》:“今天下之士君子欲為義者,則不可不順天之意矣。曰順天之意者,兼也;反天之意者,别也。兼之為道也,義正;别之為道也,力正。”.猶正義、道義。 晉
網絡擴展解釋
“詞嚴義正”是一個成語,指言辭嚴厲、道理純正,多用于形容态度嚴肅、立場堅定的表達。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 核心解釋:指措辭嚴謹、道理正當,強調言辭的嚴厲性和内容的正當性。常用于批評或辯論中,表達對錯誤觀點的反駁或對正義立場的維護。
- 示例:魯迅曾用該詞形容文章觀點明确、立場堅定,如“這真可謂‘詞嚴義正’,所舉的群小,也都确實的”(《且介亭雜文二集》)。
二、結構與字義
- 詞:言詞、語言;
- 嚴:嚴謹、嚴厲;
- 義:道理、正義;
- 正:純正、正當。
組合含義為“言辭嚴謹,道理純正”。
三、出處與用法
- 曆史來源:最早見于元代黃溍的碑文《湖廣等處行中書省平章政事追封文國公谥武宣劉公神道碑》。
- 適用場景:
- 嚴肅的批評或辯論;
- 強調觀點合乎正義或公理;
- 書面語或正式場合中增強說服力。
四、近義詞與辨析
- 近義詞:義正辭嚴、辭嚴義正(兩者側重“道理正當”,可互換使用)。
- 常見誤用:與“詞不達意”混淆,後者指表達不清,與“詞嚴義正”含義相反。
五、總結
“詞嚴義正”強調語言與道理的雙重嚴謹性,既是語言表達的典範,也是道德立場的體現。可參考權威來源如《漢典》或魯迅作品進一步理解其應用場景。
網絡擴展解釋二
《詞嚴義正》這個詞的意思是形容詞嚴肅正經的意思,形容一個人或一件事嚴格恪守原則,秉持公正。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讠”和“正”,其中“讠”是漢字“言”的變形,表示與言語有關的意思。“正”表示正直、公正。筆畫的數量是12畫。
《詞嚴義正》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演變。這個詞的寫法并沒有繁體字形式,因為它是一個現代漢字。
在古代,寫漢字的方式與現代有所不同。當時,人們使用毛筆和墨水書寫,漢字的結構也有所改變。然而,《詞嚴義正》這個詞在古代并不存在,所以沒有古代漢字寫法。
下面是一個例句來說明這個詞的使用方式:“他的态度詞嚴義正,始終堅持自己的原則。”
這個詞可以組成其他詞彙,比如“以詞嚴義正為準則”或“詞嚴義正的人”。
雖然這個詞沒有明确的近義詞,但可以用一些相似的詞彙來表達類似的含義,比如“莊重”或“認真”。
反義詞方面,與《詞嚴義正》相對的詞可以是“輕浮”或“不拘小節”。
希望這些回答能滿足你的需求!如果還有其他問題,我樂意繼續為你解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