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仁壽鏡的意思、仁壽鏡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仁壽鏡的解釋

晉 都 洛陽 仁壽殿 之鏡。 晉 陸機 《與弟雲書》:“ 仁壽殿 前,有大方銅鏡,高五尺餘,廣三尺二寸。” 唐 溫庭筠 《上翰林蕭舍人詩》:“萬象晚歸 仁壽 鏡,百花春隔 景陽 鐘。”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仁壽鏡”一詞的含義可從曆史典故和象征意義兩個層面解析,具體如下:

一、曆史實物層面

  1. 晉代宮殿銅鏡
    指晉代洛陽仁壽殿内的大型銅鏡,見于文獻記載。例如:
    • 晉代陸機在《與弟雲書》中提到:“仁壽殿前,有大方銅鏡,高五尺餘,廣三尺二寸”。
    • 唐代溫庭筠詩句“萬象晚歸仁壽鏡”也引用了這一典故。

二、象征意義層面

  1. 比喻自省與仁德
    結合“仁”(仁愛)與“壽”(長久)二字,衍生出通過反思行為是否符合仁愛之道、追求持久美德的寓意。這一用法多見于文學或哲學語境,強調自我審視與道德修養。

三、其他關聯信息

  1. 同名著作辨析
    清代孟葑所著《仁壽鏡》為婦産科書籍,與上述含義無直接關聯,需注意區分。

建議:若需深入探究,可查閱《晉書》《全唐詩》等古籍,或對比不同詞典釋義以确認具體語境下的用法差異。

網絡擴展解釋二

仁壽鏡的意思

仁壽鏡是指一種古代鏡子,又稱仁壽大鑒。這種鏡子通常用來照射人物面部,顯示其真實的容貌。這種鏡子因其造型精美、做工精細,被視為高雅、尊貴的裝飾品。

拆分部首和筆畫

仁壽鏡的拆分部首是⿰部⻊,共有15個筆畫。

來源

仁壽鏡最早起源于中國古代。在古代,人們使用這種鏡子來照亮面部,觀察自己的容貌。隨着時間的推移,仁壽鏡成為了一種文化和藝術的象征,被廣泛應用于宮廷、寺廟和貴族家庭。

繁體

仁壽鏡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仁壽鏡。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仁壽鏡的漢字寫法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仍然是“仁壽鏡”。

例句

1. 她看着仁壽鏡中的自己,發現歲月已給她留下了深深的皺紋。

2. 賈寶玉仔細照了照仁壽鏡,發現自己的美貌不再是往日的模樣。

組詞

1. 照鏡:使用仁壽鏡或其他鏡子觀察自己的容貌。

2. 鏡子:一種用于反射光線的物品,用來觀察或修飾容貌。

近義詞

1. 照妝鏡:也是一種用于觀察容貌的鏡子。

2. 照相鏡:用于拍照的鏡頭,也可以用來觀察自己的形象。

反義詞

反義詞可以根據具體場景而定。例如:

1. 破鏡:鏡子損壞或破碎。

2. 暗鏡:不透光的鏡子,無法反射光線。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