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葦绡的意思、葦绡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葦绡的解釋

李花的别稱。 唐 馮贽 《雲仙雜記·元白兩不相下》:“ 元微之 、 白樂天 兩不相下,一日同詠李花, 微之 先成曰:‘葦綃開萬朶’, 樂天 乃服。”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葦绡”一詞有兩種不同解釋,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1. 李花的别稱
    這是古籍中明确記載的釋義。唐代馮贽《雲仙雜記》記載,元稹(字微之)與白居易(字樂天)以李花為題作詩,元稹寫下“葦綃開萬朶”,白居易對此歎服。此處“葦绡”指李花潔白輕盈的形态,以葦草和薄紗(绡)比喻花瓣的纖薄柔美。

  2. 形容容貌或舉止柔美
    現代部分詞典将其引申為成語,比喻人的儀态嬌柔輕盈。這一釋義可能源于“葦”的纖細與“绡”的輕透,組合後形成對柔美氣質的文學化描述,但缺乏古籍直接例證。


使用建議:

如需進一步考據,可參考《雲仙雜記》原文或相關詩詞注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葦绡

葦绡是一個中文詞彙,它由葦和绡兩個字組成。下面對其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反義詞等内容進行介紹。

拆分部首和筆畫:

葦:氵(水部)+ 韋(韋部),總計7個筆畫。

绡:纟(纟部)+ 堯(兆部),總計11個筆畫。

來源:

葦绡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文化。葦是一種生長在水中的植物,而绡是由苧麻纖維制成的紡織品,常用于制作服裝和裝飾品。

繁體:

葦绡的繁體字為葦緡。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葦绡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差異。這取決于所使用的古籍、文獻和時代。

例句:

他穿着一件由葦绡制成的衣服,顯得十分典雅。

組詞:

- 葦編:用葦子編制而成的物品。

- 绡帶:由绡制成的帶子,常用于裝飾或束發。

近義詞:

葦绡的近義詞可以有葦綢、葦紗。

反義詞:

葦绡的反義詞可以有絲綢、麻布。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